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权益划分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原则:双方协议优先,无协议则法院照顾孩子、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共同财产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赠与财产、个人财产投资收益以及住房补贴等。
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可以按照双方意愿进行分割,若是无法协议分割,则法院会依照照顾孩子、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具体来说,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
1、工资、奖金。工资”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在职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标准工资,有规定标准的各种奖金、津贴和补贴。“奖金”是除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外,由国家、政府等权威组织,对特殊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特定主体,给予一定货币数量的奖赏,如运动员名次奖、科研成果奖等,这些奖金应当归入夫妻共同财产。
2、生产、经营的收益。生产、经营的收益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益。我国法定的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后所得共同制,那么,婚后所得(包括个人投资所得)如没有合法约定,理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3、知识产权的收益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虽然无形,但它都是能够带来财富的“以权利为标的的物权”,所以在当前的离婚案件中,对所涉知识产权也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但这并不是讲知识产权中的所有权利夫妻都能够共同享有。因为知识产权是基于人们的智力创造的成果,从公平原则出发,应该对付出劳动的一方权益给予照顾。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夫妻一方因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被继承人或赠与人可以明确只归一方,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处分权,这种特别指定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5、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以个人的财产进行投资所获取的物资利益。这里的收益应当指的是孳息。这里的个人财产,即指夫妻婚前属于夫或妻的个人财产,也指婚后夫妻约定属于夫或妻的个人财产。投资行为有可能发生在婚前,也有可能发生在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的收益,必须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已实际取得的收益,而不包括预期收益。
6、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助费。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原则,离婚时,财产分割应遵循双方意愿,若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依照照顾孩子、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个人财产投资收益以及住房补贴等。在分割中,应考虑公平原则,保障劳动一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协议中的权益划分

法律不规定净身出户,出轨不能作为财产分割依据。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但赔偿金额需适应损害后果,且不会太高。因此,要求净身出户是不合法的。...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财产权益划分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解决办法:诉讼离婚时,法院判决的财产分割具有法律效力,但特殊情况下可寻求救济;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可因漏分、不履行或财产侵占提起诉讼重新分割;离婚后财产纠纷已有保护措施,隐藏、转移、毁损财产可在...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夫妻共同财产的权益划分

协议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赠与财产等,以及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需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追认,或个人债务用于共同生活、生产经营等。离婚后共同债务应共同承担,个人债务各自承担...查看全文

离婚时财产分割的权益如何划分?

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是协商一致,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利益进行分割,同时保护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出轨部分的权益划分

出轨协议离婚财产分配是离婚时男女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包括基本信息、子女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债务处理、精神损害赔偿等。在撰写协议时,应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公正,并兼顾双方感受和利益,避免法律纠纷。...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的子女权益划分

离婚协议书的主旨是男女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离婚协议中对子女的抚养问题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只要符合孩子健康成长、反映双方真实意愿,无论由哪方抚养都是合法有效的。双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变更...查看全文

离婚财产权益的划分

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有利生活、方便生活、权利不得滥用,离婚财产消耗、毁损、灭失不予补偿。离婚案件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厉打击隐藏财产等恶劣行为。...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

1、离婚时没有对财产进行分割。如果离婚时财产没有分割,离婚后没有分割的财产始终处于共有状态,因此这个问题不是,而是财产所有权,属于物权范畴,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与离婚时一方隐藏财产的情况不同。也就是说,财产的一方可以在任何时候要求...查看全文

离婚财产权益划分

离婚财产分配原则及隐藏共同财产的处理。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分割或由法院判决。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隐藏共同财产行为包括擅自转让、隐匿房产、以他人名义购房等。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保护善意第三方...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不明,诉讼分割权益如何维护?

离婚协议无明确财产分割,可以起诉分割财产。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一方可起诉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前提是具备起诉条件,包括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协议离婚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明确意思表...查看全文

父母财产分割协议的权益

父母财产分割协议的有效性:只有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的财产分割协议才有效。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父母在世子女分割财产协议无效,继承权按照法定顺序分配。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查看全文

离婚时财产的权益划分

未登记结婚的同居关系财产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同居期间所得收入和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如果有协议,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则按等分原则处理,并考虑贡献和实际需要。同居关系不享有婚姻关系权利,但同居期间财产可分割。...查看全文

离婚后财产权益的划分

离婚后共同财产的分配是根据夫妻双方的协议或者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情况和保护子女权益以及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查看全文

离婚时财产权益划分

一、一方有过错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先协议分割,协议不成则法院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二、离婚情况下,法院将孩子抚养权判归女方的可能性:孩子年龄、绝育手术、生活习惯、抚养条件、不良嗜好、思想品质、孩子意愿等因素...查看全文

离婚后财产权益划分

离婚后财产分配原则:按约定分割、个人财产归个人、共同财产协商解决或法院判决。婚前财产界定原则:全款买房个人财产、婚后买房共同财产、婚后共同还贷归产权方但需补偿还贷和增值、父母出资视为赠与子女。...查看全文

子女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的权益

离婚时,先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共同财产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按照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查看全文

离婚财产的分割与权益

离婚财产的分割方式主要包括双方协商决定、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给予补偿的原则以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益,同时考虑子女和无过错方的利益,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补偿。...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财产如何划分

离婚协议中未涉及公司股权问题的处理,离婚后能否重新提出诉讼?根据《解释(二)》第9条规定,如果离婚后一年内一方反悔并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法院应受理,但需排除欺诈、胁迫等情形。对于遗漏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当事人明知或应当...查看全文

离婚婚前财产权益划分

离婚时婚前财产原则上不进行分配,只分割共同财产。离婚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订立就应遵守。如果离婚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协议订立后一年内,如果因履行发生争议,法院需查明是否存在使合同无效的法定理由,如无则...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问题

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则由法院判决,依据财产情况和双方实际情况。离婚时,负担较多义务的一方有权向对方请求补偿。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除非双方有约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