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严管期多长时间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考验期是对缓刑犯罪分子进行社会考察的规定期限。拘役缓刑考验期不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不少于一年。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不包括先行羁押的日期。如果一审宣判后仍在押,可先变更强制措施,待判决生效后再进行考察。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延伸阅读
缓刑执行期限及相关规定
缓刑执行期限及相关规定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缓刑是指在刑事犯罪判决后,法院根据被判决人的个人情况和犯罪性质,暂缓执行刑罚,并规定一定的缓刑期限。在缓刑期间,被判缓刑的人需遵守特定的条件,如不再犯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如果在缓刑期限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缓刑判决将会生效,被判缓刑的人将不必实际执行刑罚。然而,如果在缓刑期间违反了规定,法院有权撤销缓刑判决,将刑罚恢复执行。具体的缓刑执行期限和相关规定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具体判决情况来确定。
结语:缓刑考验期是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法定期限。根据法律规定,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一年以上但不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五年以上但不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在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需接受考察,判决前的羁押期不计入考验期。如果一审判决后仍在押,可改变强制措施,待判决生效后再交付考察。缓刑的具体执行期限和规定因法律体系和情况而异,需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具体判决情况确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九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七节 对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 第五十九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节 其他规定 第一百五十九条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调查核实。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认为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严管期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 缓刑是没有严管期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没有法定撤销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是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缓刑严管期多长时间,是由矫正小组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的,法律上没有具体的时间。一般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解除严管期手续是司法所办理的,不是缓刑人员办理的 应当经矫正小组集体研究,并...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是多长时间

缓刑严管期多长时间,是由矫正小组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的,法律上没有具体的时间。一般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解除严管期手续是司法所办理的,不是缓刑人员办理的 应当经矫正小组集体研究,并报司法所负责...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 缓刑是没有严管期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没有法定撤销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律师解答: 我国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缓刑期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缓刑期依据被判处的不同刑罚,具体标准如下:_x000D_ 1、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缓刑考验期为2个月-1年;_x000D_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考验期为1-5年;_x000D_ 3...查看全文

缓刑期是多长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本文关联的相...查看全文

缓刑期是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问。缓刑是对所判处的刑罚有条件的不执行,为了考验犯罪人是否遵守这种条件,就要在决定缓刑的同时,确定一个对犯罪人进行考验的期限,这便是缓刑的考验期限。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多久变普管

法律分析:缓刑严管期变普管需要根据行为人自身的表现而定,表现好可以期满就解除,表现不好会延期并且会根据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的最长缓刑期限是多长时间?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查看全文

缓刑缓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缓刑的时间应按照不同刑罚而进行具体分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而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缓刑缓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判处 拘役 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 判处 有期徒刑 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查看全文

缓刑考验期多长时间?

我国刑法规定一般被判定拘役缓刑的考验期一般是原判的刑期之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低于两个月,如果是被判了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缓刑的考验期,为原判的刑期以上并且五年以下,但是是不能少于一年的。通常根据原判定的刑期长短为主,但是一般会有...查看全文

缓刑考验期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法律对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是: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查看全文

缓刑考验期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 缓刑考验期的时间: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缓刑期一般多长时间

缓刑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刑罚的一种处理方式,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为2个月至5年,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缓刑严管期一般是多久?

缓刑严管期的确定由矫正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没有法定时间;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低于两个月;解除严管期手续由司法所办理,需经矫正小组集体研究并报批准。...查看全文

管制刑期为多长时间?

律师解答: 1.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2.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查看全文

有期徒刑缓刑时间是多长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晓婷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2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