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传谣的人该怎么惩罚

律师回答
摘要:对于疫情传谣者的处罚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可拘留5-10日并罚款;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刑事责任可判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对散布疫情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根据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被处罚者应积极配合执行,不得拒绝。
一、对于疫情传谣的人该怎么惩罚
对于疫情造谣者的处理是: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对于造谣者具体的惩罚是什么?
1、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
2、行政责任:散播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随意散播疫情谣言,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中将对这种造谣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依照涉案的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对散布谣言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受到处罚的当事人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处罚,不得拒不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疫情传谣的人,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根据《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者则可能面临五日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对于造谣者,除了行政责任外,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对于随意散播疫情谣言、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我们应当坚决依法严惩,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众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章 疫苗流通 第三十五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接种单位不得接收该疫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造谣传谣疫情行为怎么处罚?

律师分析: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警情等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方式

散播疫情谣言者将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严重情况下可能被判刑。根据相关法规,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轻微情节则可能只受到拘留或罚款。对于投放虚假物质、编造恐怖信息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查看全文

疫情乱传谣的后果?

律师分析: 情节严重的算是犯法,按照编造虚假信息进行处理,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个人传播疫情法律责任是需要受到刑法的处罚和治安管理法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查看全文

谣传疫情是什么罪?

律师分析: 情节严重的算是犯法,按照编造虚假信息进行处理,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个人传播疫情法律责任是需要受到刑法的处罚和治安管理法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查看全文

传播疫情谣言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的惩罚措施

网上散布谣言可能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一般处以5到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可能触犯《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或第291条之一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诽谤罪情节严...查看全文

网络传播疫情谣言的处罚措施

网络传播疫情谣言的处罚及不认罪的定罪原则: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可处刑罚,造成严重后果可处重刑,尚不构成犯罪可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可被拘留或罚款。不认罪可定罪,但需有充分证据支持,不仅依...查看全文

网络传播造谣惩罚

在网上发布谣言对他人进行诽谤的,受害人可以向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进行举报,要求网络平台删除不实的报告,情节严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向谣言发布网络平台的的运营商进行投诉,比如qq、微信,新浪博客,论坛等有在线投诉的网页,直接根...查看全文

疫情造谣罪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疫情造谣罪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是疫情造谣情节严重,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疫情造谣罪怎么处罚

法律解析: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查看全文

疫情造谣、传谣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造谣、传谣者依法追究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将受到拘留和罚款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将受到有期徒刑等刑罚。受谣言...查看全文

传播谣言和谎报险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将受到严厉处罚,尚不构成犯罪者可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者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者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乱传疫情谣言是什么罪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乱传疫情谣言是什么罪?

律师分析: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疫情时期造谣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疫情时期造谣,如果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查看全文

造谣者怎么惩罚的

造谣者应受惩罚以保护被造谣人的隐私和名誉权,轻微情节可训诫并要求公开道歉,严重情节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46条,严重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但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若...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造谣、传谣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在疫情防控中编造和传播谣言可能导致法律责任,根据刑法和治安管理法,严重情节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个人传播疫情谣言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外,传播谣言500次以上可能构成犯罪,会受到罚款和拘留的处罚。...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传播的惩罚措施

散布网络谣言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裁,包括拘留和罚款。此外,散布谣言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行政责任可能导致拘留和罚款等处罚。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则可能面...查看全文

如何惩治散布疫情谣言的行为?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受到法律制裁,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的处罚,严重情况还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查看全文

造谣疫情怎么判

网络造谣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郭丹丹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行政纠纷、行政纠纷

已服务16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