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成功实施后的一般刑罚如何确定?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判刑规定如下: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犯罪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情节特别恶劣,犯罪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该罪的主体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或其他法定人员。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判刑规定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构成该罪的主体是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或其他法定人员。
延伸阅读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刑罚判决方式与相关法律规定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刑罚判决方式与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和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在绝大多数司法体系中,这种罪行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其刑罚通常较为严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的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影响范围以及被骗投资者的财务损失等。一般来说,如果被告在犯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犯罪情节恶劣、骗取资金巨额、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等,刑罚可能会更加严厉。而如果被告能够积极配合调查、退还部分被骗资金、认罪悔罪等,可能会在刑罚量刑上获得一定的减轻。总之,对于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刑罚判决方式,应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和裁定。
结语: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和法律体系,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刑罚判决方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这种罪行被视为严重的经济犯罪,刑罚通常较为严厉。判决的程度取决于犯罪的性质、情节、影响范围以及被骗投资者的财务损失等因素。被告在犯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犯罪情节恶劣、骗取资金巨额、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等情况下,刑罚可能更加严厉。然而,积极配合调查、退还部分被骗资金、认罪悔罪等行为可能会在刑罚量刑上获得一定的减轻。因此,对于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刑罚判决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案件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和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确定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

法律分析:符合以下要件确定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_x000D_ 1.主体为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的从业人员等;_x000D_ 2.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_x000D_ 3.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正常的交易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如何处罚

《刑法》对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处罚做出规定,对个人犯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恶劣者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罪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查看全文

如何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构成:_x000D_ 1.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_x000D_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_x000D_ 3.客体要件: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正常的交易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判刑: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当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量刑:_x000D_ 1、犯本罪的,一般应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10万元罚金的刑罚;_x000D_ 2、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是如何构成的?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由证券从业人员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造成严重后果构成。主体是证券交易相关从业人员,故意心态,客体是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是如何构成的?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_x000D_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证券交易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_x000D_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_x000D_ 3、客体要件是证券市场正常的交易管理秩序和其他...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法律分析: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_x000D_ 1、主体是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_x000D_ 2、主观上是行为人有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的故意;_x000D_ 3、客体...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定罪量刑

法律解析: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定罪量刑是: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瞄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定罪量刑?

律师分析: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定罪量刑是: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瞄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查看全文

如何对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犯罪行为进行刑罚确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犯有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行为,一般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如果行为具有特别恶劣的情节,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对于单位犯罪行为,将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一般判几年?

犯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判刑:1、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2、单位犯前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一般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是怎么判刑的?

法律分析:一般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判罚规则:_x000D_ 1、犯本罪的,一般会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罚金;_x000D_ 2、存在特别恶劣情节的,应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查看全文

一般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是怎么量刑的?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_x000D_ 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_x000D_ 2.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的具体量刑考虑后果和情节。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刑罚规定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判刑标准: 严重后果,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一万元至十万元罚金; 特别恶劣,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万元至二十万元罚金; 单位犯罪,罚金,对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如何处置?

律师解答: 对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量刑:_x000D_ 1、犯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罚金;_x000D_ 2、若存在特别伪劣情节的,则应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既遂的判刑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量刑会考虑危害后果和犯罪情节。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