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回答
摘要:法定监护人顺序及其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父母无监护能力,顺序为祖父母、兄姐等,其他个人或组织需经相关部门同意。监护人的责任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管理财产、代理民事活动、教育照顾被监护人以及承担民事责任。未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利益的监护人应承担相应责任,包括赔偿损失。
一、法定监护人顺序是怎样的
1、第一顺序:父母
2、第二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
3、第三顺序:兄、姐
4、第四顺序:其他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结语:法定监护人顺序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优先成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其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然后是兄姐,最后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人的责任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管理其财产,代理民事活动和诉讼,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并承担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的民事责任。监护人履行职责、保护被监护人利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如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利益则应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一条 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总则监护人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未成年子女,父母是监护人。如果父母死亡或无法监护,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但需经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被监护人是否成年,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所不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兄姐、他人。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他人。需得到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未成年人监护人顺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居委、村委、民政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监护人需以最有利于被监护人为原则履行职责。...查看全文

监护人顺序如何规定?

法律规定监护人顺序: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是父母;若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由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指定顺序是如何的?

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时,可以按照一定顺序选择亲属、朋友作为监护人。如果前一顺序的人没有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不利,法院可从后一顺序中选择最合适的。被监护人如有识别能力,应征求其意见。...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确定顺序是如何的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得到同意;成年人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得到同意。需得到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顺序如何规定?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和如何成为监护人。父母是首选监护人,其次是祖父母、兄姐等。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批准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监护人的设立可通过当然设立、协议设立或公权力指定设立。公权力指定设立适用于...查看全文

指定监护人的顺序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指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按照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的顺序进行指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如何确定?

法定监护人顺序: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祖父母、兄姐可担任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也可获得同意。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可成为监护人。其他愿意...查看全文

监护人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未成年人监护顺序:1、父母;2、祖父母、外祖父母;3、兄、姐;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成年人监护顺序: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经当地居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监护人顺序的法律规定

监护是指对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被监督、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查看全文

监护人顺序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首先其父母是他的第一顺序监护人,如果存在父母去世或者不具备监护能力的情况,可以由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哥哥或者姐姐,承担监护责任,如果这些人不能承担,可以由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委会指派。第三监护人一般分别...查看全文

监护人顺序的法律规定

一、监护人顺序的法律规定是什么1、未成年人的第一顺位监护人为其父母,其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然后是未成年的兄、姐;2、如果以上顺序均无法成为监护人的,经过未成年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或民政局同意,其他单位及...查看全文

监护人顺序规定概述

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兄妹;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个人或组织需获得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查看全文

指定监护人的顺序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顺序如何确定?

本文介绍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以及如何确定监护人。根据顺序,未成年人的父母是第一监护人,如果父母已经去世或没有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长、姐姐以及其他经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监护人应按照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其监...查看全文

监护人指定顺序的具体规定

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人的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最后是经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查看全文

法定顺序监护人?

律师分析: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来进行监护。而除了亲属关系的监护,一般还可以由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因此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