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按出资比例也可以不按,分红权是股东的核心权利,是指股东从公司的净利润中分得投资的利益,获得分红是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任何人都不能非法剥夺或限制。根据法律的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股东按何种比例分红,主要有两种方案:一、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法修改之后,对于出资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注册公司时,股东的出资必须出资到位,而是允许股东在一定的期限内缴纳出资,所以股东出资分为认缴和实缴两种。按股东的实缴出资比例分红比较公平合理,实缴越多分红比例越高,这样规定也有利于认缴的股东在规定的期限内尽可能早的缴纳出资,有利于公司经营发展。二、全体股东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全体股东可以在章程或出资协议中对分红比例按何种方式确定,可以自行做出规定,法律予以尊重。例如,有的股东虽然出资少,但是对公司的经营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分红比例上可以高于出资比例。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不是多数表决,防止大股东随意侵害小股东的利益。
公司章程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来进行分红吗?
公司章程是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来进行分红。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的规定,公司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分红,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风险提示:如果公司大股东不愿分红,利用表决权故意阻挠,导致股东会无法通过分红的决议,小股东还可实施司法救济。如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关于不分配股息红利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此种情况下,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出资瑕疵的股东能否参与公司分红
1、股东参与公司盈余分配是股东享有资产收益权的重要体现,不管其是否实际缴纳出资,均享有参与公司盈余分配的权利。《公司法》修改以后,股东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在认缴制下,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内部协议约定按期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额,只要认缴了,就能取得股东资格,可见,法律并没有规定未实缴出资将影响股东的资格。2、股东的盈余分配权与公司盈余分配方案不是同一概念,如果公司按照章程或股东会决议,以实缴的出资比例分配,那么,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则无权参与分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应然层面上不具备盈余分配权。因此,股东参与分红并不必然以实缴出资为前提,在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可按股东人数或其他标准分配公司盈余,以其标准进行盈余分配的公司,不得以股东未认缴出资阻碍其享有盈余分配的权利。风险提示:股东取得公司红利还应满足一定条件和遵循一定之程序,具体如下:1.前提条件是公司有可供分配的利润。2.公司股东会对公司分红作出有效决议。3.在公司通过分红决议但公司不执行的情形下,股东有权起诉公司,要求公司执行有效决议,及时支付红利给各股东。必须按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来,股东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有相应的义务存在。
公司不分红,股东可以行使股权回购请求权吗?
1、公司不分红股东可以行使股权回购请求权。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但该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可以行使股权回购请求权,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2、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三大基本权利: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因此,分红权是股东的基本权利,无论股权多少在现实生活中,公司有利润却不分红。现实商业活动中,经常见到公司赚了钱也不开股东会作出分红决议,但是大股东可利用自己在公司控制权的优势地位,通过关联交易,高额薪酬等手段变相使用、提取公司利润;当公司连续盈利,没有形成有效的股东会分配决议而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股东又无其他证据证明公司在治理中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不分红时,股东径直诉诸法院,法院会认为,进行利润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属公司内部事务,生产收益,应由公司全体股东决定公司未分配利润的分配方案。如此,就出现公司不分配利润,股东利益被侵害,而救济困难的现实。风险提示:股权回购是风险投资商在无法实现其投资的回撤变现时的一种最无奈的选择,一般由原股东回购所实现的风险投资商的收益都小于该企业成功上市或由风险投资商自己将股权成功转让给第三方。所以,即使在投资合同中设计了股权回购的条款,风险投资商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协助被投资企业经营者将企业经营好,以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收益;其次,要密切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尽早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经营者和原股东商议解决的办法,如果需要企业原股东履行回购的义务,也要早与其联系,弄清楚原股东履行义务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以免原股东通过转移财产而逃避责任。
股东未实际出资能否分红
公司未实际出资股东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红。公司股东享有公司盈余分配的权利,股东身份得到确认后,其参与公司分红并不必然以实缴出资为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因此公司约定不按照实缴出资分红的情况下未实际出资可以分红。
章程可以规定分红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吗
公司章程是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来进行分红。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的规定,公司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分红,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风险提示:如果公司大股东不愿分红,利用表决权故意阻挠,导致股东会无法通过分红的决议,小股东还可实施司法救济。如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关于不分配股息红利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此种情况下,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