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以赡养父母为由分配遗产?

律师回答
摘要:不赡养老人是否可以分遗产?根据《民法典》规定,不赡养老人也可分得遗产,但有能力不赡养者可能会少分或不分。遗嘱应按照遗嘱规定继承。法定继承顺序为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首批次继承人优先继承,次批次继承人只在无首批次继承人时参与继承。
一、不赡养老人是否可以分遗产
1、如果不赡养老人也是能够分得遗产的,但如果有能力进行赡养而不赡养的话就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如果有遗嘱就应当按照遗嘱来进行继承。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法定继承遗产的顺序
1、继承遗产的排位指的就是,当被继承人身故以后,依法继承其财产的人的排名顺序。首批次排位:法定的夫妻关系中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孩子、当事人的父母。次批次排位:当事人的亲生兄弟姐妹、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2、法定的继承流程开启以后,首先由首批次继承人继承,次批次继承人不能参与。若并无首批次继承人的,才可以由次批次继承人参与。
延伸阅读
赡养义务是否影响遗产继承权?
赡养义务与遗产继承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在某些司法管辖区,赡养父母的义务被视为一种优先权,可以影响遗产的分配。这意味着,如果遗嘱中未明确规定分配给赡养父母的份额,法院可能会根据赡养义务的重要性来进行分配。然而,在其他司法管辖区,赡养义务并不直接影响遗产继承权,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因此,是否能以赡养父母为由分配遗产,取决于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每个案件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和具体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和判断。
结语:在继承遗产问题中,不赡养老人是否可以分得遗产存在一定的限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如果有能力赡养而不履行赡养义务,继承时可能会被少分或者不分遗产。然而,如果存在遗嘱,继承应按照遗嘱进行。此外,法定继承遗产的顺序包括首批次继承人(夫妻、子女、父母)和次批次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继承流程中,首先由首批次继承人继承,次批次继承人仅在无首批次继承人时才参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财产权益第五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一千一百五十条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能否以不赡养老人为由争夺遗产分配?

不赡养老人也能分遗产,但有能力不赡养则可少分或不分。遗嘱应按照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排位: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首批次继承人优先继承,次批次继承人无首批次时才可继承。...查看全文

能否以长期不养父母为由分得遗产?

长期不养父母能否分遗产,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有赡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时应少分或不分,已故的父母没有继承权,继承遗产开父母死亡证明需凭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查看全文

赡养费能否以父母分配财产偏少为理由而减少呢

子女不应以父母分配财产偏少为由减少赡养费。继承财产多少与赡养义务重要程度无关。继承是权利,放弃或享受权利都可;赡养是义务,必须承担责任,否则会被追责。...查看全文

不赡养父母是否还能分遗产

有赡养能力的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会受到遗产分配的影响。成年子女应依法赡养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付赡养费。拒不履行者可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者可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不赡养父母是否可以分遗产

有赡养能力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减少或不分。成年子女需依法赡养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可要求赡养费,拒不履行者可能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能否以未赡养为由继承遗产?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子女未对父母赡养的,在继承遗产时可以不分或少分。对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照顾。对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继子女对继父母有赡养义务,如不履行可被要求支付赡养费。继父...查看全文

长期不赡养父母是否能分遗产

长期不赡养父母是否能分遗产?根据《民法典》规定,有赡养能力却不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少分或不分。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均等继承,但对有特殊困难或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分不到遗产,父母有权...查看全文

子女不赡养父母,能否分得遗产?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无论他们是否履行。这种义务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非遗产继承权。只要父母需要赡养,子女有负担能力,就应无条件履行。子女不能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查看全文

多赡养父母能多分遗产吗

本文主要讲述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的分配问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继承份额可以不成比例,但鼓励型的不均等旨在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继承人收...查看全文

不赡养父母可以分遗产吗

法律分析:不赡养父母可以分遗产,但也可能会分不到,或者会少分遗产。根据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查看全文

能否将赡养父母的遗产进行分割?

赡养老人不一定能分割遗产,具体取决于老人的遗嘱或法定继承情况。免除赡养义务的条件包括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不能独立生活或父母有严重犯罪行为。赡养义务表现为提供适当住房、不强迫老人劳动、不要求放弃继承权,并需尊敬、关心父母并提...查看全文

能否以未尽赡养义务为由分配老人财产?

《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但对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应予照顾,对扶养义务履行不力的继承人可多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查看全文

能否分开赡养父母?

老人赡养问题: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的义务。对于韩老伯的情况,律师建议可轮流赡养,由老二支付费用,或雇佣保姆并由三个孩子分摊费用。强行分开赡养虽未违法,但违背伦理道德,一些地方已出台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查看全文

不赡养父母是的可以分遗产

法律分析: 不赡养父母是的可以分遗产。不赡养老人可以分得遗产,但是有能力进行赡养,而不赡养的,可以少分或者不分。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_x000D_ 同...查看全文

女儿没有赡养父母能分遗产吗?

律师分析: 女儿没赡养老人是能分遗产的,但是有赡养能力和有赡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女儿没有赡养父母能分遗产嘛?

律师解答: 女儿没赡养老人是能分遗产的,但是有赡养能力和有赡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女儿出嫁后不赡养父母,能否分得遗产?

女儿未赡养老人,可能无法分到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0条,同等继承人应均等分配遗产,但对有特殊困难或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照顾,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但不尽义务的继承人应少分...查看全文

女儿不赡养父母,遗产能否继承?

女儿不赡养父母不会直接失去继承权,但在分配遗产时可以不分或少分。对于有赡养能力但不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遗产分配时应减少其份额。继承人应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如协商不成可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老人可以在遗嘱中指...查看全文

父母不赡养老人,遗产能否继承?

赡养老人不影响继承权,但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在遗产分配时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放弃继承权也不能免除赡养义务,赡养人有要求赡养费的权利。退休职工不能扣除赡养费用,赡养是赡养人的义务,被赡养人的权益受法律保护。赡养人不得将有配偶的被赡养人...查看全文

不赡养父母是否不能继承遗产

子女不赡养父母并不意味着不能继承遗产。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并非基于继承遗产,而是源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即使父母没有财产可继承,但由于失去劳动能力、年老、生病或其他原因需要子女赡养,子女仍无法摆脱赡养的义务。对于有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