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

律师回答

1、QQ冒充好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2、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财务人员。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实施诈骗。
3、微信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4、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5、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6、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7、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8、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9、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10、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11、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12、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13、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14、引诱汇款诈骗。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帐户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仔细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15、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16、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17、高薪招聘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18、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19、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如果受害人同意兑换,对方就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先汇款到指定帐户;或者发短信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20、二维码诈骗。犯罪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一、诈骗套路解析提醒
1不法分子利用电话来电或发送短信,谎称自己是培训机构客服人员,以各种理由为受害人办理退费,诱导受害人添加好友或加入QQ群。
2添加好友或进群后,不法分子会伪装成退费客服专员,贴出伪造的债权转让协议书、课程缴费记录等骗取受害人信任。
3在骗取被害人信任后,不法分子诱导被害人下载注册APP,在APP内购买公司的(债券/股票/证券)等产品,以投资返现的形式进行诈骗。
4刚开始返还部分资金,待受害人大额转账后,便以账号冻结、手续费等各种理由不返现,要求继续转账,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诈骗后拉黑或关闭平台。
提示:小心遭遇二次诈骗!收到不明消息要第一时间通过官方途径证实真伪,不明链接不点、陌生App勿下载。凡是要求先交钱再退款的
“客服”都是骗子!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如遭遇此类诈骗警情,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法律分析: 预防网络诈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网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查看是否为正规网站; 2、网站上注明公司的,上企信网查询是否有这家公司的存在,以及公司的评价如何; 3、发现不良信息及涉嫌诈骗的网站应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法律分析:预防网络诈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_x000D_ 1、对网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查看是否为正规网站;_x000D_ 2、网站上注明公司的,上企信网查询是否有这家公司的存在,以及公司的评价如何;_x000D_ 3、发现...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法律分析:一、网络诈骗的手段:1、设计虚假的炒股软件;2、利用网络搜索弓|擎提高虚假网站关注度;3、谎称提升信用额度;4、模仿电视节目中讲述的犯罪方式实施诈骗;5、虚构准备慈善捐款;...查看全文

怎样预防网络诈骗

预防网络诈骗的程序:1、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应种习惯;2、在进行网上银行和支付宝操作时,确保使用安全浏览器并登录正确的网站;3、在网上购物时,选择正式的,大型电子商务。设置复杂的支付...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法律分析: 可以这样预防网络诈骗: 1、核实网站的真实性,查看其是否为正规网站; 2、网站上注明公司的,上企信网查询是否有这家公司的存在,以及公司的评价如何; 3、发现不良信息及涉嫌诈骗的网站应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网络诈骗该如何预防

1、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大奖的邮件。2、不要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3、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链接。4、在网上进行支付...查看全文

应该怎么预防网络诈骗

1、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大奖的邮件。2、不要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3、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链接。4、在网上进行支付...查看全文

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律师分析: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查看全文

怎样预防网络诈骗行为

1、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大奖的邮件。2、不要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3、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链接。4、在网上进行支付...查看全文

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方法

1、冒充身份居多,务必要核实身份电话诈骗类最多的是以冒充身份(包括银行工作人员、公检法人员、国家税务人员、客服人员、熟人、领导)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事主的熟人、朋友,以自己受伤住院等为理由请求事主汇款;冒充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公民要怎么预防网络诈骗

法律分析:公民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向陌生账号汇款;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透露个人账号或密码、验证码给他人;以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维权和警惕意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中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中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这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查看全文

预防网络诈骗应该注意什么?

当前互联网犯罪中,网络诈骗和网购诈骗较为常见。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网购诈骗则是指通过互联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获取较大数额的公共或私人财物。...查看全文

预防电信网络攻击的方法

网络诈骗应保留证据,立即报警,涉嫌犯罪可报案或举报。根据刑事诉讼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有权报案或举报。被害人有权报案或控告。公安、检察院、法院应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犯罪人自首适用相应规定。...查看全文

预防贷款诈骗的方法

贷款诈骗罪刑法规定:涉及金额较大可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金额巨大或严重情节可判5-10年有期徒刑;涉嫌金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款。诈骗方式包括捏造虚假事由引进资金、使用虚假文件、超出抵押...查看全文

预防网络金融诈骗手段有哪些

法律分析:预防网络金融诈骗手段:1、严厉惩治诈骗。2、银行系统设置反诈骗控制节点。3、将网络融资平台纳入金融监管。4、创新技术保护信息数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中国网络诈骗有哪些预防措施?

本文介绍了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时也为网络犯罪提供了便利和土壤。网络诈骗犯罪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使用病毒和黑客等工具、采用仿冒网站和网络钓鱼诈骗等。这些行为严重威胁互...查看全文

如何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的预防工作?

法律分析:防范电信诈骗的方式有:接到银行卡相关电话,一律挂断电话;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途径要求进行转账汇款的,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接到电话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断电话;所有短信,只要让点链接的,一律删掉;.所有1...查看全文

电信网络诈骗的共犯认定及预防策略

本文介绍了经济犯罪侦查的工作内容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经济犯罪侦查是对金融犯罪、经济诈骗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侦查,以保护国家和公民的财产安全。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常见的诈骗...查看全文

防范网络诈骗,维护网络秩序

网络诈骗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诱骗行为,对他人财产造成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罪指的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根据不同情节,诈骗罪可处以不同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此...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维刚

北京市-北京市-通州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21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