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共同债务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包括夫妻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婚姻期间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若共同财产不足偿还,需双方协商或由法院判决。离婚后的共同债务还包括对婚姻期间未处理的债务和因财产处理、子女抚养而产生的债务,但个人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除外,除非债权人能证明其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一、离婚时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如何处理
1、离婚时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哪些是离婚后的共同债务
1、夫妻在离婚时,因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未作处理,或者在离婚后产生的因原财产处理、子女抚养所负的债务,形成离婚后的共同债务。
2、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人民法院的判决来解决。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情况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九条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夫妻共同债务需由双方共同清偿,不论是否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双方自愿离婚需签订书面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如一方要求离婚,可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则应准予离婚。若一方失...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和离婚时处理方式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个人名义为家庭生活需求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应共同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或无协议,由法院判决。《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时共同债务的性质与处理方式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包括夫妻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和婚姻期间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若财产不足清偿,需双方协议或由法院判决。超出家庭生活需要的个人债务不算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时婚前债务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夫妻离婚时的婚前债务处理及婚前债务是否转为共同债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承担,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婚前债务可转为共同债务的情况包括共同居住或使用房屋、共同生活所需用品等。然而,法律对债务人配偶的责任没有具体规定,导...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前债务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夫妻离婚后,婚前债务原则上由个人承担,但如果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与婚后生活有关,则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双方需共同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可通过协议方式偿还。...查看全文

离婚时夫妻分居期间债务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离婚时,分居导致的债务归属取决于债务的性质。如果分居是因为虐待等原因导致,出走方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如果分居是因为关系恶化,出走方从事个人经营导致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另一方无责任代清偿。...查看全文

离婚时共同债务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离婚时的夫妻共同债务包括购置财产、生活支出、经营活动、医疗费用、子女抚养、赡养老人、教育费用等。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不足部分由个人财产承担。...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债务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离婚后债务处理根据情况而定,共同债务需双方共同偿还,财产归各自所有需协商或法院判决。个人名义借款超出生活需要的不算共同债务,另一方无需承担。婚姻期间个人赌博、吸毒、酗酒所负债务为个人债务,离婚时由一方承担。...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债务的性质与处理方式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由共同财产偿还,如财产不足则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个人名义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不属于共同债务,除非能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意思。...查看全文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与处理方法

夫妻共同债务的主旨是明确债务范围、共同偿还责任和偿还方式。根据平等原则,夫妻共同债务应平等清偿,可以协商约定责任和日期,或由一方全额清偿后在分割财产时追偿。根据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应根据实际能力协商解决。保护债权人权益和向经济困难方...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债务的离婚处理方式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及相关责任。根据情况,共同财产清偿债务或协议清偿,法院判决处理。共同债务包括婚姻期间的债务和离婚后产生的债务。个人超出日常需要的债务不算共同债务,除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基于共同意思。具体情形包括未处理债务、...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共同债务的处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离婚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1、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可以先由夫妻共同财产来清偿。2、如果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查看全文

夫妻婚内债务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夫妻在婚姻关系中产生的债务通常属于共同债务,这些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承担并使用共同财产来偿还。在离婚时,男方欠的债务如果是属于个人债务,女方不需要承担,但如果属于共同债务,女方对该笔债务有偿还义务,双方必须达成清偿协议,确定各自偿还...查看全文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处理方式和法律规定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原则是,首先由夫妻双方协商分割;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财产情况,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来判决。此外,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也应受到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债务的划分及处理方式

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债务在特定情况下会变成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但关于配偶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存在不同观点。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个人债务,但超...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债务的特征及处理方式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连带债务,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偿还责任并将其共同财产用于清偿。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夫妻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在夫妻共同债务中,如果借款人配偶找不到人,应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根据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及处理方式

夫妻共同债务的主旨:根据《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范围涵盖了购置共同生活用品、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医疗费用、扶养义务、赡养义务、教育费用、社...查看全文

离婚时债务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离婚案件中的债务问题处理原则:1、对于双方认可的债务,按照一方愿意承担的原则判决。2、对于无共同债务的情况,夫妻共同承担家庭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共同债务的性质

婚内债务离婚后不一定共同承担,法院不支持虚构债务。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所负债务也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婚内个人债务离婚后由个人承担,除非债权人能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如财产不足或...查看全文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

夫妻离婚后需共同偿还债务,根据《民法典》和最高法院解释;离婚财产分割应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有利生活、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避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另外,夫妻一方消耗、毁损、灭失的财产无需补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