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过程公开/不公开

律师回答
摘要:公开审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外,所有案件都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法治建设。
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公开审判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原则上都应当公开进行。无论是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还是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全国性重大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都应当公开进行。在这些案件中,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律的程序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主要包括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另外,政党的秘密事项符合国家秘密性质的,也属于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案件,主要是指案件涉及个人不愿公开的隐秘,这些隐秘如果公开将会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麻烦,给他们的内心造成创伤和压力。如两性关系、生育能力等。除此以外,人民法院对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于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因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尚处于成长、发育状态,思想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不公开审理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和挽救。对上述案件不公开审理,是指对上述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公开,不允许群众旁听,也不允许记者报道,但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延伸阅读
结语:公开审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适用于大多数案件。然而,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除外。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而个人隐私案件涉及个人的私密信息。此外,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一般不公开审理,以保护他们的成长和教育。不公开审理意味着审理过程不对外公开,但宣判会公开进行。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会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公开审理是确保司法公正和透明的重要举措,但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国家利益、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权益同样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法律分析:1.公开审理是为了增加法院审理案件的透明度,在民众监督下保证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执行;不公开审理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权利益。     ...查看全文

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法律分析:1.公开审理是为了增加法院审理案件的透明度,在民众监督下保证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执行;不公开审理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权利益。2.公开审理,意味着法院的诉讼活动要公开,允许公众进入法庭旁听。也就是...查看全文

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律师分析: 1.公开审理是为了增加法院审理案件的透明度,在民众监督下保证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执行;不公开审理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权利益。 2.公开审理,意味着法院的诉讼活动要公开,允许公众进入法庭旁听。也...查看全文

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审理的差异

不公开审理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其他正当事由,人民法院在诉讼活动中不公开审理案件的制度。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其他不宜公开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民事案件。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根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律师分析:1.公开审理是为了增加法院审理案件的透明度,在民众监督下保证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执行;不公开审理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权利益。2.公开审理,意味着法院的诉讼活动要公开,允许公众进入...查看全文

审理过程不公开的案件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时,根据被告人的年龄确定是否公开审理。对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于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查看全文

仲裁审理过程是否向公众公开?

仲裁是保护合同和财产纠纷的一种非公开审理方式,专属于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不能仲裁,但可主持调解。开庭审理可分为公开和不公开两种情况。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外。离婚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查看全文

案件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律师分析: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全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并依法作出裁判或调解的活动。公开审理,意味着法院的诉讼活动要公开,允许公众进入法庭旁听。也就是说,即使与案件没有关系的人,也可以进入到法庭内旁...查看全文

开庭审理和公开审理

律师分析: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全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并依法作出裁判或调解的活动。公开审理意味着法院的诉讼活动要公开,允许公众进入法庭旁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开庭审理和公开审理?

律师分析: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全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并依法作出裁判或调解的活动。公开审理意味着法院的诉讼活动要公开,允许公众进入法庭旁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过程中不公开的具体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案件应当公开审理。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审理民事案件时,法院应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还需公...查看全文

依法不公开审理?

律师分析: 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所谓不公开即不允许群众旁听,不允许记者采访报道,但对当事人仍要公开进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看全文

法定不公开审理?

律师分析: 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有: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法定不公开的案件,不必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发现此种案件就应主动作出不公开审理的决定。 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或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决定对案件...查看全文

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情形

律师分析:不公开审理的情形有: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审判公开意义与不公开审理案件 审判公开保障了审判的公正性,增强了司法权威。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案件和商业秘密等。不公开审理需当庭宣布理由,但宣告判决要公开进行。未成年人是否公开审理取决于开庭时的年龄。例...查看全文

什么是公开审理案件和不公开审理案件?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中案件原则上一律公开审理,但是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除外。 行政诉讼中案件原则上一律公开审理,但是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公开庭审过程?

这段内容介绍了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时是否公开进行以及涉及哪些情况不公开审理。其中提到,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查看全文

刑事不公开审理宣判一般不公开吗?

律师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不论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判。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查看全文

刑事不公开审理宣判一般不公开吗

法律分析: 刑事不公开审理宣判一般要公开。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查看全文

刑事不公开审理宣判一般不公开嘛?

律师解答: 根据法律规定,不论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判。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