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给子女和父母?

律师回答
摘要:死亡赔偿金应由第一顺位继承人协商分配,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程序分配。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属于财产损害赔偿,赔偿权利人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赔偿金分割应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生活紧密程度及来源等因素,而非等额分配。赔偿金具有人身专属性,不可用于抵债。遗嘱不适用于死亡赔偿金分配,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死亡赔偿金应该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协商分配,如果协商不成是可以走法律程序分配。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3、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4、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延伸阅读
结语: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由第一顺位继承人协商决定,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程序分配。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分割赔偿金时,应扣除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和生活来源等因素进行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死亡赔偿金具有人身专属性,债权人没有请求权,赔偿义务人也不能扣除债务。遗嘱只适用于遗产的处分,对于死亡赔偿金则需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给配偶、子女和父母?

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应参照遗产分配方式;死亡赔偿金的分割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法院不主动分割;死亡赔偿金具有人身专属性,债权人无请求权,赔偿义务人不能扣除债务。...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应该如何分配给父母、配偶和子女?

根据我国法律,死亡赔偿金应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年龄超过六十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岁以上按五年计算。...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父母、配偶和子女如何划分?

死亡赔偿金应平等分配给受害人的父母和配偶子女。遗产继承需进行公证和登记过户,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继承纠纷。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与其他同级继承人同等的权利。如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父母配偶子女如何分配?

律师分析: 父母和配偶子女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法律对此是没有具体的规定。我国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是没有规定的,父母、配偶和子女是可以协商处理的,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的帮助,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父母、配偶和子女的具体情况,还...查看全文

意外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如何分配

死亡赔偿金虽不是死者的遗产,但是可以按照遗产的分配顺序进行分配。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对父母死亡赔偿金与其他同一顺序的继承人有同等权利进行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一、继承兄弟姐妹...查看全文

意外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如何分配

死者的赔偿金根据亲近和依赖程度分割。男方遗产按法定继承分割,无法协商可起诉解决。同一顺序继承人应当均等继承份额,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照顾。...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对于配偶和父母,子女如何分配

死亡赔偿金可按照遗产分配顺序分配,子女与其他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享有同等权利。...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怎么分配

法律分析: 死亡赔偿金是侵权人对于造成受害人死亡二承担的赔偿责任,其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其不属于遗产,但是可以参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分割,死者的父母与配偶子女在分配时应当考虑共同生活关系、独立生活能力等因素。 法律依...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分配比例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根据近亲属关系和共同生活程度合理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或夫妻共同财产,应扣除实际支出后适当分配。...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分配比例?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或夫妻共同财产。赔偿应按近亲属关系远近和共同生活程度合理分配,不是平均分配。赔偿权利人为近亲属,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分配前应扣除丧葬费,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怎么分配

对于死亡赔偿金,受害人的父母和配偶子女之间应当平等地自行进行分配。根据相关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n...查看全文

无配偶子女父母的死亡赔偿金如何分

法律分析:无配偶子女父母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需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被扶养人的生活状况,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等等。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都可以进行分配。...查看全文

车祸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妻子子女父母

第一,死亡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既包括死者丧葬费用也包括其亲属的精神抚恤金等各种赔偿。第二、明确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方能确定如何分配问题。死亡赔...查看全文

赔偿金如何分配给父母、妻子和儿女?

赔偿金分配应优先考虑被抚养人利益,由配偶、儿子和父母协商决定,但不得按遗产分配,因其并非遗产,而是因非正常事故导致死亡的受害者家属获得的一定赔偿。...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赔偿金如何划分给配偶和父母?

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赔偿权利人是分配主体,赔偿金属于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与遗产分配不同,赔偿金应由家庭成员共同取得,未请求分割则不主动分割,请求分割且未明确赔偿项目则视为物质与精神损失的混合赔偿。赔偿金属于受害人近亲属,不受债...查看全文

父母和配偶子女分配死亡赔偿金的比例

这段内容主要介绍了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比例和抚恤金的分配方式。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而抚恤金则是给予死者近亲属的赔偿。遗产继承的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继承开始后,由...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要怎么分配

死亡赔偿金是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近亲属及符合条件的人获得的赔偿,不属于遗产范围。分配时的权利主体为近亲属和应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查看全文

父母对子女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平均分配,包括表哥的妻子、儿女和父母。然而,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适当分得更多,以确保他们未来的抚养和教育得到充分保障。父母的份额也可以适当调整。以上是关于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给父母的内容。...查看全文

无配偶子女父母的死亡赔偿如何分配

无配偶子女父母的死亡赔偿金的划分为应当考虑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被扶养人的生活状况,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等。死亡赔偿金并不是遗产,因此不需要按照遗产继承的顺序分配。一、丈夫去世一般遗产分配比例是多少?丈夫去世遗产...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赔偿配偶子女父母如何分配?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可以参照遗产分配方式。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