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未遂的定罪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诈骗未遂应定罪处罚,立案标准为个人诈骗2千元以上或3万元以上。利用电信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发送信息五千条以上或拨打电话五百人次以上,或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也应定罪处罚。若实施行为数量达到规定标准十倍以上或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应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诈骗未遂的情节严重包括巨大数额、社会危害性较大、曾受过诈骗刑罚、造成严重后果等。构成诈骗罪的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
诈骗未遂是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因此构成诈骗罪未遂符合情节严重情节达到立案标准。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2、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3、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规定行为,数量达到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诈骗未遂的情节严重认定:
1、诈骗的数额达到巨大;
2、社会危害性较大,如以贩卖毒品的手段进行诈骗,这类诈骗未遂的情节是严重的;
3、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属于特别严重情节之一,因此将此项列为诈骗未遂应追究的情形;
4、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结语:诈骗未遂是指行为人未能成功获取财物,但其着手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处罚。如果诈骗数额较大或巨大,或者采用了恶劣手段或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也应被认定为严重情节。此外,若实施的行为数量达到规定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应被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诈骗未遂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严重认定,例如涉及巨额财物、造成严重后果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欺诈未遂案件的定罪标准及刑罚

诈骗犯罪未遂的立案标准: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目标,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定罪处罚。根据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解释,利用电信技术手段对多数人实施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满足一定条件者,应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定罪处罚。发送五千...查看全文

欺诈未遂罪行的法律认定与量刑标准

诈骗罪定罪,未遂可从轻处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个人诈骗2千元以上属“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20万元以上属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10万...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未遂的判定标准

保险诈骗数额较大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一万至十万元;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二万至二十万元;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款二万至二十万元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欺诈未遂的罪责认定基准

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包括:已着手实施欺骗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与诈骗罪既遂的五个因素相对应,诈骗罪未遂与诈骗罪既遂的区分以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为标准。...查看全文

诈骗罪未遂的量刑,诈骗罪未遂定罪标准

根据诈骗罪定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定罪标准

诈骗罪认定需考虑主观与客观因素:1)主观需有非法占有故意,如逃跑、挥霍资金;2)客观需实施欺骗行为,使被害人自愿交出财物;3)诈骗金额一般需达到立案标准,约3千至1万元。...查看全文

诈骗罪未遂定罪标准

法律分析: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行为人已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得逞、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并非出于行为人的意愿而是遭遇的客观障碍,被迫停止。这是用以区分犯罪未遂与...查看全文

诈骗罪未遂定罪标准

法律分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如果情节严重,会...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既遂判定标准

该条款规定了保险诈骗罪构成既遂时的刑罚和罚金数额,同时也明确了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刑罚和罚金数额。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和罚金数额也有所不同。这一条款强调了保险诈骗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制裁的严厉性,以维护保险市场的秩...查看全文

欺诈罪既遂和未遂的刑罚规定

诈骗罪的处罚分为既遂和未遂两种情况,根据法律规定,若达到不同量刑幅度,将处以较重的处罚;若达到相同量刑幅度,则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准。对于诈骗未遂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幅度视情节而定。然而,对于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既遂定罪标准探讨

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者,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 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尚未能实际骗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基于合同诈骗犯罪属于结果犯,它的犯罪既遂与未遂应以法定的犯罪结果发生与否作为区分标志。合同诈骗未得逞,是指犯罪人着手实施诈骗行为,诱骗对方签订、履行合同后,尚未...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

律师分析: 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尚未能实际骗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基于合同诈骗犯罪属于结果犯,它的犯罪既遂与未遂应以法定的犯罪结果发生与否作为区分标志。合同诈骗未得逞,是指犯罪人着手实施诈骗行为,诱骗对方签订、履行合同后,尚未...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未遂与既遂的认定探讨

本文介绍了保险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诈骗活动的数额犯以已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为既遂标准。而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则是诈骗罪未遂。...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定罪标准

保险诈骗活动的刑罚:数额较大者,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1-10万元;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5-10年有期徒刑,并罚2-2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2-20万元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定标准

保险诈骗罪的既遂标准:非法获取保险金、违反保险法规、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数额较大。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一至十万元。...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未遂罪的研究

敲诈勒索未遂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已确定。数额较大为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为多次敲诈勒索。对于敲诈勒索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数额和严重情节不同,敲诈勒索罪可以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欺诈罪中间人的定罪标准

诈骗案的中间人可按共同犯罪从犯标准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故意犯罪。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犯罪嫌疑人利用欺诈等手段骗取较大数额的公共或私人财物,涉嫌诈骗罪。诈骗金额累计达到3000元即可立案追诉,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并不是自己没有被骗到3000元就不可以诈骗罪立案了,立案与否需要看诈骗的总...查看全文

刑法对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的定罪标准?

法律分析:刑法对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为,对犯该罪的自然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对犯该罪的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