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施强制执行后仍未偿还债务,该怎么办?

律师回答
摘要:强制执行后无法追回债务时,可采取其他措施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如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可申请法院中止执行;拒不履行判决可追究刑责;若不符合追究刑责标准,法院可将其列入失信人黑名单,限制高消费、贷款等,迫使其履行判决。法院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以及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
一、强制执行后还是不还钱怎么办?
强制执行后仍然拿不到钱的,可以采取其它执行措施,包括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可申请法院暂时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可随时恢复执行。如果对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法院认定为情节严重的,会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13条追究“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的刑责。
如果并未达到追究刑责的标准,对方不积极履行判决,法官会给其姓名证件号码输入“被执行失信人黑名单”,对其的高消费、贷款等方面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以此来迫使对方积极履行生效判决。
二、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有哪些?
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1)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2)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查封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有关财产贴上封条,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的执行措施。
延伸阅读
结语: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仍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可以采取其他执行措施,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可以申请法院暂时中止执行,等待其有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对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情节严重者,可能会被追究刑责。如果未达到刑责标准,法院会将其列入被执行失信人黑名单,对其高消费和贷款等方面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以促使其积极履行生效判决。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以及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这些措施旨在保障债权人的权益,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强制执行后仍未偿还债务,该怎么办?

欠债被强制执行后不还的处理方法是,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如罚款、司法拘留,将其列入失信名单,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强制执行履行期限为两年。法院处理强制执行的步骤包括审查立案、通知履行、准备强制执行和实行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已经实施强制执行的期限已过,但债务仍未偿还,该怎么办?

强制执行一年多未还钱,法院可采取财产扣押、冻结等强制行为,若无财产执行,被申请人入失信名单。拒不执行判决的后果包括转移财产、妨害执行等行为,涉及刑事处罚。被执行人可继续要求执行或悬赏找财产,法院会暂停执行直至有条件。...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后仍未还清债务,老赖该怎么办?

法院强制执行后,老赖拒不还钱的处理方法及法律依据。对于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情节严重者,可判处刑罚。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和刑法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方法包括冻结、拍卖、变卖财产、限制出入境等。此外,还可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强制执行后仍未偿还债务,怎么办?

强制执行后拒不还钱的,法院可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处分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可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赋予劳动行政部门监察工资支付,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并可追加赔偿金...查看全文

法院强制执行判决后,当事人仍有债务未偿还,该怎么办?

法院在申请强制执行后,可以通过送达执行通知书、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财产等方式执行判决。如果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等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如果上述措施无效,法院可中止执行,并在将来找...查看全文

欠债强制执行后仍不还钱该怎么办?

被执行人拒不退还债务,法院可查封、冻结财产,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者名单。严重情节可构成刑事罪。被执行人需报告财产情况,拒不报告或谎报将受罚款或拘留。...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后,对方仍然拖欠债务,该怎么办?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财产等措施,逾期未履行判决的被执行人将面临财产被执行的风险。若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限制其高消费,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若上述措施无效,法院将中止执行,待被申请人有财产可...查看全文

欠债强制执行后仍不还钱怎么办?

律师分析: 欠债后被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后,被执行人仍拒不退还。申请人可以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院可以查封、冻结、扣押财产,对被执行人处以拘留、罚款,也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者的“黑名单”,限制其高消费。情节严重的,可以...查看全文

对方无力偿还债务,强制执行后该怎么办?

法院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如确实无能力履行债务,可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法院不会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有部分履行能力,则应部分或分期履行,否则法院可采取拘留措施。若被判决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构成拒不执行罪,将被判刑。...查看全文

法院强制执行后仍未执行,怎么办?

强制执行案件的主旨是,法院在立案后查询被申请人的可供执行财产,如果没有则中止执行。无论案件经过多级审判,强制执行由一审法院管辖。立案机构应在七日内审查并移送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接受后,应在三日内通知被执行人履行义务,逾期不履行则依法...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的法律措施仍然未能解决未偿还债务问题

强制执行后不还钱的被执行人,若有能力但故意拒绝还款,可采取其他执行措施,如录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若确实无履行能力,法院可暂时中止执行,但一旦被执行人具备可执行财产,执行人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查看全文

债务人欠债不还,申请执行后仍未偿还,怎么办?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以促使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此外,法院还可以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但需保留其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执行措...查看全文

老赖在法院强制执行后仍未还钱,该怎么办?

法院强制执行后老赖不还钱,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可判处刑罚。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义务,法院可查封、扣押、冻结、拍卖财产。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执行存款、收入、股票、车辆、应收账款、不动产、返还财物,加倍支付债务利息,罚款、拘留,限制出...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后仍然不还钱应该怎么办

强制执行后仍然拿不到钱的,可以由采取其它执行机制,包括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可法院暂时中止执行。...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判决后仍不还钱该怎么办?

老赖不还钱,可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采取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措施执行其财产,最终终结执行。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另外,解决纠纷的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后仍然不还钱应该怎么办

欠款不还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步:申请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查看全文

强制拘留后仍未偿还借款,该怎么办?

拖欠债务被拘留后,债务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对伪造证据、妨碍审理、阻止证人作证、转移财产等行为予以罚款、拘留或刑事追责。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迫使债务人履行裁决书确定的支付义务。这是一种民事制裁措施。...查看全文

债务人强制执行后无力偿还怎么办?

律师分析: 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无力偿还债务的话,那么法院就会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可执行的财物之后再恢复执行,如果当事人无收入的来源,又丧失了劳动力,那么就会终结执行此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查看全文

法院强制执行后仍未履行,怎么办?

法院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名单等措施。若上述措施无效,法院可中止执行,待发现被执行人或财产后恢复执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后仍未还钱,怎么办?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后还不还钱的解决:劳动者胜诉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裁决书,迫使公司支付。若公司无资金,可调查出资人是否存在虚假出资行为。若公司有其他欠款,可申请冻结该债务。债权人可申请重整或破产清算。还可申请限制公司法人代表等责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