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诈骗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才能立案?

律师回答

诈骗罪受害人或者其他公民可以直接去公安局报案。诈骗罪立案并不需要直接的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公安机关应视其情节予以立案。

诈骗报案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诈骗罪立案需要证据吗?

关于诈骗罪立案需要证据吗?的法律问题。

一、诈骗罪立案需要证据吗?

1、报诈骗案并不需要提供证据,只要提供相关的线索即可。

受害人因为受骗,而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时候,公安机关立案并不需要什么直接的证据,只是要求报案人如实报案,那么符合《刑事诉讼法》中的立案条件,自然就会予以立案。而诈骗案的证据,应该是由司法机关来侦查、收集。具体的证据类型,就包括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等等。

2、诈骗立案需要的材料如下:

(1)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

(2)将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3)带着被骗经过和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并由民警作一份报案笔录。

(4)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将案件及相关材料移交到案发地公安机关作进一步查处。

二、诈骗案怎样算证据不足?

诈骗案证据不足的情形包括,据以定案的证据不真实不可靠、作为诈骗罪的构成一个要件或几个要件的案件事实没有必要的证据加以证明等。

1、据以定案的证据不真实不可靠。

即不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尚未达到确实可靠的标准。这是确保案件质量的基础,也可称之谓基本标准。因为它会导致一错百错的严重后果。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据据以定案的每一个证据是否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作为检验案件质量的基本标准,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2、作为诈骗罪的构成一个要件或几个要件的案件事实没有必要的证据加以证明。

例如犯罪主体要件的证据不足,立法者一般是从年龄和病理两个方面来界定犯罪的能力的有无,即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成为犯罪主体成立的两个法定要件,即使法人犯罪,作为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是法人这个有机整体的犯罪,但是,法人是由自然人组成的。当自然人作为法人的成员负担刑事责任时,当然也必须具备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这两个法定要件。

3、据以定案的全部证据必须是排除了矛盾,表现出同向性,对案件事实得出的结论必须具备排它性。

排除矛盾也即本案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每一个证据的前后之间,排除了疑点和矛盾;所谓同向性,是指全案证据经过综合、排列表现为同一个方向,要么肯定,要么否定,要么作为,要么不作为;所谓排它性,是指全案证据的证明结果,得出了唯一的结论,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如果本案的证据在判决前,存有疑点,矛盾没排除,既有肯定有罪的证据,又有否定有罪的证据,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就形成一个疑案,疑案的存在就是证据不足的表现。

不管任何人都不得实施诈骗行为,公民发现自己被骗之后,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在报案的时候并不提供特定的个人、单位确实犯了诈骗罪的证据,只需要提交相关证明被举报者实施了诈骗行为的相关线索就可以了。

相关内容:签发空头支票是否构成票据诈骗罪

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构成票据诈骗罪。

什么是 “空头支票”在我国票据法中规定为:“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的,为空头支票。”空头支票影响支票信用,我国严厉禁止签发空头支票。

虽然签发空头支票是一种严重的票据违法行为,但是并非所有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都与诈骗有关,关键要看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过失签发空头支票的,不构成本罪。如何认定本项中的“签发空头支票行为。

第一,行为人完成了支票出票行为。支票出票是指出票人制作支票并将其交给收款人的行为。支票出票包括两种行为:支票制作行为和支票交付行为。只有两个行为都完成,才能认为支票出票行为完成。如:张某填写了支票并且在支票上签字盖章,然而因故没有使用而将它锁进了抽屉。后因其他事情查到这张已填写的支票,其时张某的支票账户已经出现空户现象。因为张某没有将这张支票交付,所以不能认定为签发空头支票。

第二,行为人签发了空头支票。签发空头支票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出票时账户内没有资金,持票人提示付款前也未存入资金,账户一直处于空户状态。二是出票时账户虽有资金,但是资金不足,所开票据金额超过存款金额。持票人提示付款前也未补足资金,账户一直处于欠资状态。三是出票时账户内有足够资金,行为人在持票人提示付款前提空了存款,造成账户突然空户现象。在上述情况下签发支票,都认为是签发空头支票。

第三,行为人骗取了他人的财物,指行为人将签发空头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实际不付对价地获取了他人的财物。财物一般是商品货物或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物品。获取是指事实上的占有控制。

认定签发空头支票,关键在于把握行为人对自己银行账户资金情况的认识程度。笔者认为,行为人在签发支票时,对自己在银行账户内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应当具有明确认识,并且在签发支票后,对其账户资金不存入或不补足,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他人财物的罪过。

“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是滥用票据权利进行票据诈骗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票据法》第83条规定:“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应当预留其本人的签名式样和印鉴。”

与签发空头支票诈骗的认定类似,在认定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诈骗时,应注意行为人是否出于故意,是否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另外,所谓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一致,既包括全部不一致,也包括部分不一致,只要是故意使银行审核时拒付即可。

司法实践中发生的,行为人在签发支票后又故意更换其在开户银行预留印鉴之一部或全部如何认定?笔者认为,这种情形与签发支票后抽逃资金使支票不获支付的情况是类似的,其实质还是一种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的行为。只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更换预留印鉴以使其签发的支票不获支付,就完全符合票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当然,如果行为人因正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代理人更换等变更预留印鉴,致使先前开出的支票被拒付的,则另当别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可以与出票人约定使用支付密码,作为银行审核付款的条件。实践中,我国很多地区在支票业务中都使用支付密码。如果行为人签发密码错误的支票,同样会被银行拒付。另一个实践中常发生的问题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签发与其预留银行的密码不一致,但与预留印鉴一致的支票骗取财物的,能否定为票据诈骗行为?这是票据诈骗罪立法中的一个明显漏洞。上述行为是一种很典型的票据诈骗行为,与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一致的支票进行诈骗几无二致,但是印鉴毕竟不同于密码,即使对印鉴做扩大解释,也无法包含密码。因为新《刑法》第194条对此无明文规定,所以对上述行为不能按“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一致的支票”行为定罪,只能以普通诈骗罪论处。

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做虚假记载,骗取财物。

① 汇票、本票在签发时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保证票据兑现,如果明知账户没有资金或者没有资金保证,却仍然签发汇票、本票,就是一种诈骗行为。所谓无资金保证,是指票据的出票人在承兑汇票、本票时不具有按票据支付的能力。关于汇票、本票无资金保证的认定标准,认为应该以汇票、本票到期付款时没有票据支付能力为认定标准。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逃避票据支付义务,骗取他人财物,其罪过特征是明知自己银行账户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而且明知自己所签发的汇票、本票不能得到承兑或者保证,仍然故意签发汇票,本票。所以,行为人的认识包括对银行账户资金状况的认识和对所签发的汇票、本票是否能够得到承兑或者保证的认识。

② 所谓虚假记载是指在汇票、本票上记载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除票据签章以外的票据记载事项的行为。一般从以下几点认定票据虚假记载行为:一是在票据上记载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票据事项;二是记载事项只能是票据上除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如果记载的是虚假的签名和印章,则属于票据伪造;三是必须在票据有关事项的空白处直接记载。四是虚假记载必须出于诈骗目的。票据虚假记载和票据的变造区别在于:前者直接将虚假事项记载于票据上的有关事项空白处,而后者是将票据上已有的记载事项内容加以更改。在刑法上,在出具汇票、本票时实施虚假记载,也是票据权利人实施的一项票据诈骗行为。

票据虚假记载行为仅仅限于汇票、本票的出票环节,而不包括票据背书、提示承兑、付款以及保证环节。如在后面各环节对票据的记载事项进行补充、修改则可构成伪造票据,或者变造票据。

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

诈骗罪需要的证据有以下这些:1、书面证据、物证,一般是以文字或物品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2、证人证言,针对知道本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了解的情况,向司法部门或者有关人员作的陈述;3、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辩解和供述,犯罪嫌疑人就其本人的犯罪行为向司法机关口述或者承认犯罪的行为;4、被诈骗人的陈述,指的是当事人向执法人员所做的关于案件真实情况的承认以及叙述;5、鉴定意见;6、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7、录音视频、电子数据;上述提到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可以作为诈骗罪定罪的根据。诈骗100元就要坐牢?真相:不是解析:诈骗100元是并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的,达到不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不会坐牢。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罪怎么判刑?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报案后什么时候会立案

合同诈骗报案后,警方一般会在七天内决定是否立案。报案后公安机关对案件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案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会进行立案调查。

诈骗报案后一般多久立案

诈骗罪报案后一般在七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报案诈骗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诈骗罪立案并不需要直接的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公安机关应视其情节予以立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查看全文

诈骗罪需要具体提供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法律分析:诈骗罪需要具体提供基本线索才能立案,比如诈骗的聊天记录(包括QQ微信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通话录音等等。遭遇诈骗应当及时报警,警方会告诉你应该提供哪些证据的。法律依据:_x000D_ 《...查看全文

诈骗指控需要哪些证据才能立案?

只要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的证据,均可以作为证明敲诈勒索罪的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查看全文

借贷诈骗需要哪些证据才能立案?

诈骗罪立案所需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言,而根据《刑事诉讼法》,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方可作为定案的依据。...查看全文

诈骗立案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诈骗罪立案所需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言。物证包括作案工具、赃款赃物等;书证可以是文字、图表或符号;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的案件情况,可以通过笔录或证人书面证词固定。...查看全文

因诈骗报案需要提供证据吗

诈骗罪立案并不需要直接的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公安机关应视其情节予以立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查看全文

报诈骗案是否需要提供证据

报诈骗案无需提供证据,只需线索,金额达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追诉。诈骗罪量刑标准:数额较大(2千元以上)、数额巨大(3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20万元以上)。重处百分之十的情形包括:首要分子、惯犯、诈骗法人或个人急需生产资料、诈...查看全文

报诈骗案是否需要提供证据

法律分析:报诈骗案并不需要提供证据,只要提供相关的线索即可。只要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追诉。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才可以诈骗罪立案

法律分析:诈骗罪立案不需要直接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达到立案标准了就会立案。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就应当立案侦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查看全文

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才可以诈骗罪立案

法律解析: 诈骗罪立案不需要直接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达到立案标准了就会立案。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就应当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查看全文

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才可以诈骗罪立案

法律解析: 诈骗罪立案不需要直接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达到立案标准了就会立案。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就应当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查看全文

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才可以诈骗罪立案?

律师分析: 诈骗罪立案不需要直接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达到立案标准了就会立案。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就应当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查看全文

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才可以诈骗罪立案

法律分析:需要提供证明犯罪分子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了3000元以上的证据才可以诈骗罪立案。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查看全文

票据诈骗案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材料

法律分析:票据诈骗案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有:_x000D_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盖公章。_x000D_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经过情况的书面材料。_x000D_ 3、提供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原始票据及合同...查看全文

定诈骗罪需要哪些证据才能够立案

诈骗罪立案不需要直接证据,只要受害人如实报案,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诈骗数额较大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可处十年以上...查看全文

报警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对涉嫌诈骗罪进行立案需要:1、提供与对方的往来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证人证言。如果有对方的真实姓名银行账号等公安机关办理案件更加便利。2、被骗金额达到较大数额。《刑法》对诈骗罪的起刑标准为三千到一万,因此三千以下很...查看全文

报警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律师分析: 用于立案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报案时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该段内容介绍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以及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主体。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但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则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查看全文

报警诈骗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七类证据分别为:(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 报警诈骗需要什么证据 1、遭遇诈骗,不论数额多少都应当及时报警。2、关...查看全文

诈骗案需要哪些证据才能定罪

法律分析:诈骗罪需要的证据有: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以上法律规定的七种证据,只有在经当事人双方和公诉人、辩护人的质证,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