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期间如何避免死亡?

律师回答
摘要:被判死刑立即执行并非没有活命机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若发现错误、重大犯罪揭发或罪犯怀孕等情形,执行可停止并报告最高法院,需再签发命令。因此,委托专业律师处理死刑案件至关重要,我国对死刑案件把握严格,原则是慎杀、少杀。无论是辩护还是复核程序都至关重要。综上,即使判死刑立即执行,仍有机会活命。
死刑是我国《刑法》中最重的刑罚,其存在一直备受争议,那么如果被判死刑立即执行是否真的没有活命的机会了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在此,王律师提醒大家,如果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了,应该委托专业的律师去处理,因为我国现在对死刑案件把握的还是比较严的,一般原则都是慎杀、少杀,特别是对于一些比如共同犯罪案件,比如贩卖毒品案件中,一般不会全部判处死刑,因此,不管是前期的辩护还是后期的死刑复核程序,都是非常重要的。综上,即使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也是有机会活命的。
延伸阅读
生存指南:在死缓期间保持安全的方法
在死缓期间,为了保持安全,有几个关键的方法可以采取。首先,建议与律师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其次,与家人和亲友保持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遵守监狱规章制度,避免违规行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参加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寻求专业帮助,以应对压力和焦虑。最后,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程序,以便能够积极参与自己的案件和辩护。通过采取这些方法,您可以在死缓期间更好地保持安全和稳定。
结语:在此,王律师提醒大家,如果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了,应该委托专业的律师去处理,因为我国现在对死刑案件把握的还是比较严的,一般原则都是慎杀、少杀。特别是对于一些比如共同犯罪案件,比如贩卖毒品案件中,一般不会全部判处死刑。因此,不管是前期的辩护还是后期的死刑复核程序,都是非常重要的。综上,即使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也是有机会活命的。同时,在死缓期间,保持与律师的密切联系、与家人和亲友的沟通、遵守监狱规章制度、保持积极心态和寻求心理支持,将有助于在这段期间保持安全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期间如何避免外出?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需在司法局参加社区矫正,定期报道、学习和劳动。矫正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若需离开或迁居,需获得批准。社区矫正由司法所承担,借助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的协助,帮助犯罪分子改正行为,回归社会。如无新违...查看全文

处死缓是什么?死缓是否可以避免死刑?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宣告缓期执行期间,可通过表现立功减为无期徒刑或二十五年有期徒刑,而对于故意犯罪且情节恶劣者,最高法院可核准执行死刑,同时还可对累犯和某些严重犯罪分子限制减刑,确保刑罚的公正和有效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如何避免再次犯罪?

缓刑期间的注意事项及适用条件:缓刑期内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规定向执行缓刑机关报告活动情况。适用一般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不再危害社会,且非累犯。...查看全文

如何在缓刑期间避免再犯新罪

取保候审是在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根据一定条件可以提出的申请。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轻刑、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患有重疾或妇女怀孕哺乳、羁押期限届满且案件未结等。...查看全文

死缓期间处理结果如何?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一种死刑执行制度,但并非所有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法律规定,对于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何计算

法律解析: 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计算: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生效之日,而不是指判决执行之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算?

律师分析: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生效之日,而不是指判决执行之日。因此,罪犯在判决生效后尚未送监执行的期限应当计入2年考验期内;但是对罪犯在判决生效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在2年考验期内。...查看全文

犯人如何在死缓期间减缓刑罚?

被判处死缓限制减刑的犯人可以在缓刑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但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一定的最低限制。死缓限制减刑适用于累犯和七类严重犯罪,以及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这是为了保护社会治安,符合刑罚精神的条件。...查看全文

死缓期间又伤人如何处理?

死缓期间故意伤人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可导致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死缓与缓刑的区别在于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死缓是一种延缓死刑的方式,但若期间发生故意伤人行为,将面临法律制裁。...查看全文

死缓期间又伤人如何处理

《刑法》第五十条规定,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恶劣,需报最高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未执行死刑的故意犯罪案件,死刑缓期执行期间重新计算,并报备最高法院。...查看全文

死缓可以“免死”吗

死缓,只要未继续犯罪,就可以免死,通常两年后改判无期徒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查看全文

死缓等于免死吗?

死缓不等于免死。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应当判处死刑但不必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施劳动改造,以观察后效。缓刑两年内有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考验期重计。...查看全文

死缓是不是死不了,死缓期满后如何处理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死缓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一般情况下是死不了,判处死缓如果在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查看全文

死缓是不是死不了,死缓期满后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死缓除死缓期间又故意犯罪的外,一般都可以减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减刑的死不了。死缓期满后的处理: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分别减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条 ...查看全文

死缓是不是死不了,死缓期满后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死缓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一般情况下是死不了,判处死缓如果在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确定

法律解析: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或者裁定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者送达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应当减刑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减刑。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确定?

律师分析: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或者裁定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者送达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应当减刑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减刑。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确定

法律解析: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或者裁定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者送达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应当减刑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减刑。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查看全文

死缓期限如何计算?时间如何界定?

死缓期限为两年,期满后罪犯无故意杀人则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者可改为15-20年有期徒刑,计算从死缓期限满后开始。故意犯罪且确凿证据可上报最高法院,确认后将立即执行死刑。...查看全文

免死就等于死缓吗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所以,死缓不等于就是免死了。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