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是多久?

律师回答
摘要: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解除,期间需遵守相关义务。取保候审是一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限制行动自由的强制措施,适用于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的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的人需遵守规定,如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地区、及时报告住址变动、不干扰证人作证等。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综上所述,取保候审通常需要12个月才能解除,并需遵守相应义务。
取保候审要多久才解除?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解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那么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什么义务呢?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另外,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具体如下: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综上所述,取保候审一般是需要12个月才会解除的,在期间一定要遵守相应的义务,您了解了吗?
延伸阅读
结语:取保候审一般需要12个月才能解除。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一些义务要遵守,包括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地区未经批准、及时报告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的变动、按时到案传讯、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等。取保候审适用于一些情况,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的、患有严重疾病或怀孕、哺乳婴儿的妇女等。综上所述,取保候审的期限和义务是需要遵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最新统计数据研究

民事纠纷不会对政审产生影响,但刑事处罚等可能会影响政审。政审是指由党组织负责进行的政治审查工作,可由上级党组织负责。公务员需满足国籍、年龄、政治立场、道德品行、身体条件、文化程度等条件。...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来了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根据金额划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前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后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根据不同情形,量刑可以相应增加,但累计增加不得超过基准刑。情形包括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与分析

医疗保险报销按医院等级和就医类别划分,农民在乡镇指定医院花费100元以上可报销85%,县级医院400元以上可报销75%,市级医院1000元以上可报销65%。门诊报销按就医类别划分,村卫生室报销60%,镇卫生院报销40%,二级医院报...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及风险提示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批准,通过不正当渠道向社会公众或集体募集资金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第192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处七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告诉你真相

义务兵入伍体检分为三次:初检在户籍所在地武装部,上站体检由县市区武装部组织,复检在部队内进行。根据《征兵工作条例》,新兵到达部队后应进行检疫和复查。若发现传染病需隔离治疗,有犯罪嫌疑需采取控制措施。在检疫、复查期间,若身体或政治条...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与趋势分析

中药医保报销比例根据就诊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报销比例为25%,乡镇卫生院门诊为40%,县级医院门诊为30%,县外门诊和特定慢性病门诊不予报销。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与政策解读

低收入群体可先使用医疗保险报销,再申请医疗救助,总报销比例可达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药费、检查费、手术费等报销范围,并根据医院级别提供不同比例的报销。镇风险基金还提供大病补偿,根据医疗费用不同段补偿不同比例。...查看全文

最新统计数据及趋势分析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医疗事故纠纷诉讼费用的确定可以结合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的标准进行。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段累计交纳。非财产案件则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交纳。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查看全文

死缓最少服刑多少年?2023年最新数据统计

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罪犯最少需服刑17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死缓期满后,无故意犯罪者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者减为25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情节恶劣者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的最新统计数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制作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在10日内完成,逃逸案件则在查获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的10日内完成,而需要检验、鉴定的情况下则在检验、鉴定结论出来后的5日内完成。...查看全文

欺诈案件立案数量的最新统计数据

经济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司法解释规定,包括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私财物价值在3000元至10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500000万...查看全文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数额的最新统计数据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数额及判刑标准概述:信用卡诈骗罪立案追诉条件包括使用伪造、虚假、作废或冒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或恶意透支在1万元以上。判刑标准依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查看全文

旷工多少天会导致自动离职?最新统计数据

旷工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构成自动离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连续旷工超过十五天,企业有权予以除名。旷工扣工资按旷工日数计算,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可导致解雇。计算连续旷工天数时应扣除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查看全文

了解房屋遗产继承比例:最新统计数据

同一顺序继承人通常均等继承遗产。特殊情况下,继承人的份额可以不均等。特殊情况包括生活困难且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需照顾、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但不尽义务的继承人可少分。遗产范围包括生活资料和法律允许个人所...查看全文

打民事纠纷官司要花多少钱?最新统计数据告诉你!

案件受理费用根据不同案件类型和金额进行交纳,具体标准如下:财产案件按照金额比例交纳,非财产案件按照固定金额交纳,知识产权案件按财产案件标准交纳,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行政案件按不同类型交纳。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制...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损失数字的最新统计

集资诈骗犯罪所得应追缴,被害人合法财产应返还,违禁品及犯罪所用财物应没收。发现犯罪应报案,诈骗金额达3千元以上可立案。根据刑法,诈骗数额较大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巨大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巨大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统计数据造假是否会判刑

政府统计机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得篡改或编造统计数据,否则将受到处分和通报。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统计机构和人员应如实搜集和报送资料,不得伪造、篡改或要求不真实的资料。应坚持实事求是和职业道德,对搜集的资料负责。...查看全文

近年来来的统计数据

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超过三万元即构成侵权,以营利为目的的侵权行为需立案,包括个人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的情况;曾被追究行政或民事责任两次以上,并在两年内再次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权行为的情况;个人非法经营...查看全文

统计数据造假会判刑么

统计数据造假是否会判刑要看具体情况。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统计数据造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看全文

统计数据造假会判刑嘛

统计数据造假是否会判刑要看具体情况。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统计数据造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