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

律师回答

民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相辅相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等条款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点和连接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

民商法是关于债务、物品归属等财产方面的法律,经济法是国家对市场调控时的以经济为目的的法律。本文展示了民商法和经济法具体的关系、价值和本质上的区别等等。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基础问题,在法律中重要程度较高。和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联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理清两者的关系和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但有助于经济法自身基础理论的完善,而且对我国经济法与民法各自功能的充分发挥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1、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有交叉性。

民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相辅相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等条款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点和连接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被认定违反了这些弹性条款的行为,即超出民法调整的范畴而需由经济法中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经济合同法和各种管理性的法律作具体调整。

它们在调整对象方面的交叉,源于以下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由于二法都处在市场关系之中,而某种市场关系的形成由往往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况,这就必然导致二者在调整对象上得部分重叠与交叉,调整对象的交叉又需要民法和经济法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共同去维系社会关系的存在;

二是由于某个具体的法律关系,单靠一个法律部门的作用是难以形成的。因此,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得交叉性,决定了二者存在的互补性。

2、经济法与民商法适用许多相同的法律制度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它所确立的一些基本制度和基本准则,对于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同样适用。例如,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对于确认经济法中的市场主体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法中的物权制度对于认识经济法中的市场主体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法责任制度可以直接为经济法所适用。经济法和民法在法律制度适用上的某些一致性,甚至决定了经济法在某些方面无须确立自己的制度概念范畴。

商法是属于企业的法,经济法对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归根到底也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干预。所以,经济法和商法都是规范有关企业经济活动的法域;同时,经济法调整社会经济生活须借助国家公权力,商法一方面为了保护企业权利,一方面又要运用国家公权力对企业进行监督因而与经济法一样,不同程度地带有公法的性质。

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

1、两者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不调整人身关系,而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经济法是以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在国家和市场主体之间形成的具有突出经济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杠杆之一,属于以国家为本位的公法,体现公法的原则。而民商法虽然有公法化的现象,但其基本属性还是私法,体现私法原则。

2、两者调整方式不同

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其调整方式相应地采取意思自治原则,即由当事人自己意志设定其权利和义务,国家并不予以过多的干涉。商法的主体是商事惯例,但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其中也渗入了一些公法因素,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也在逐渐增加。

经济法是公私兼顾的法,既强调市场之手,也强调国家之手。因此,其调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也有强制性因素。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基于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显示了与传统法律大不相同的机制功能。“概括说:全面、系统、综合;具体说:经济法由外及里全面地调整经济关系;经济法自始自终系统地调整经济关系,经济法运用多种手段综合地调整经济关系。

3、两者主体及主体之间关系不同

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指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的内部组织及有关人员、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民商法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民商法的主体的平等的,没有管理关系;经济法的主体地位却不要求平等。

4、内容不同

经济法主要涉及国民经济运行中关于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市场规划、秩序维护、社会平衡、宏观调控、可持续发展等的规定,法律表现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产业法、预算法、财税法、金融法、证劵法、社会保障法。

民商法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民商法主体、行为、权利、义务、责任等的规定,法律表现为:民法通则、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亲属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

5、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于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之目标的实现。民商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导向,着重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个人利益最大化。

6、两者的本质功能不同

保护利益的不同,必然导致法律本质功能的差异。民法维护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换者以自己意志设定权利和义务。因此,民法的本质是市民社会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权利法。它站在当事人平等这一平面上对商品关系加以保护,其功能主要是维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商法的本质功能基本与此相同。

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有关联的,所适用的法律制度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保护企业的同时监督企业。两法也有区别,民法主张自由平等,经济法同时兼顾私有的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两法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取向也不同,两者功本质功能的不同取决于要保护的对象不同。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民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相辅相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等条款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点和连接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主体行...查看全文

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和行政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同属于国内法体系,都有自己独立的基础和原因,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和作用,不能混同,也不能替代。...查看全文

经济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律师解答: 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如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关系等。这种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之间产生,以合同、协议等形式进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达成经济利益的交换。经济法律关...查看全文

经济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差异?

法律解析: 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如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关系等。这种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之间产生,以合同、协议等形式进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达成经济利益的交换。经济法律关...查看全文

经济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律师分析: 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如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关系等。这种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之间产生,以合同、协议等形式进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达成经济利益的交换。经济法律关...查看全文

经销商和代理商的法律关系

经销一般是指经销商与生产厂家或供货商达成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购销指定的商品。在经销情形,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本人对本人的关系,经销商是以自己的名义购进货物,在规定的区域内转售...查看全文

经济法和商法的差别?

法律解析: 商法以个别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基础,主要调整的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法则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基础,着眼于整体经济利益的协调和保护,即着重于所有商事主体利益的全局性调整。因而,商事法和经济法应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域而存在。 ...查看全文

经济法和商法的差别?

律师解答: 商法以个别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基础,主要调整的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法则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基础,着眼于整体经济利益的协调和保护,即着重于所有商事主体利益的全局性调整。因而,商事法和经济法应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域而存在。 ...查看全文

经济法规关系的内容?

律师解答: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调节或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在经济法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条...查看全文

经济法规关系的内容?

法律解析: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调节或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在经济法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条...查看全文

经济法规关系的特征?

律师解答: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组织,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内部组织。当然,这并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公民个人也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2)经济法律关系是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相统一的法律关系。(3)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意...查看全文

夫妻之间的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和经济帮助的关系

离婚诉讼中“经济帮助”、“经济补偿”、“无过错方损害赔偿”之区分 一、经济补偿 法条链接婚姻法第40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养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查看全文

经济法规关系的构成要件?

法律解析: 1、主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2、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联络...查看全文

经济法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与人。      经济法主体具体包括:国家、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民在通常情况下是民事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经济法规关系的构成要件?

法律解析: 1、主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2、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联络...查看全文

经济法规关系的构成要件?

律师解答: 1、主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2、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联络...查看全文

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经济法的内容是他们在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是经济法的内容,离开内容,主体的存在就无价值,客体也无法衡量。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经济管理行为、财物和知识产权。...查看全文

公司法属于经济法中调整的什么经济法律关系的部门法?

律师分析: 公司法属商法 商法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 经济法包括: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拍卖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环境保护法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商法属私法,经济法属公法 最早出现的经济法...查看全文

企业法属于经济法中调整的什么经济法律关系的部门法?

律师解答: 公司法属商法 商法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 经济法包括: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拍卖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环境保护法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商法属私法,经济法属公法 最早出现的经济法...查看全文

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公司法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公司法》是商法范畴的法律规范,而非经济法范畴。公司法旨在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保护相关利益方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法适用于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