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不合格有三级,对于严重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销毁,不得再销售。而次要不合格的,可以要求厂家返修,将产品质量提高到合格。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产品出现,会责令厂家限期改正,并对社会公布。
产品质量不合格,根据程度可以分为三级,分别是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和次要不合格等。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二、抽查产品不合格怎么处理?
被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由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超过规定的期限未作改正,产品质量经复查仍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企业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并经责令限期改正而又不改正的行为予以“曝光”;
3、公告后经再次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4、整顿期满,产品质量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表明该生产者已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
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者采取上述行政处理措施,并不影响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对其给予应有的处罚。比如,如果被检查者生产的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有关标准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责令其限期改正的同时,应依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没收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也可以依法定程序吊销其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产品的质量不合格,会给消费者带上损害,严重者导致伤残。工商部门在进行市场整顿的时候,会定期抽查企业产品。如果发现存在不合格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流入市场。产品质量不合格也有几个等级,从次要不合格到严重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