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落实的区别?

律师回答

律师分析:

落实大于执行,落实包括关注,执行,反馈等,而执行只是按照规章去做。落实:指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得以实现;确定、决定;实行;心里踏实、情绪安定、落到实处、心情安稳。执行:原义是指贯彻施行;实际履行等。在法律上是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所确定的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执行主要有三个特点:1、执行具有鲜明的强制性。执行的实质是以国家的强制力量为后盾,以执行措施为手段,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因此,强制性是执行的根本特点,执行由此又称强制执行。而履行则是自觉的基于义务人的自愿,并无强制色彩,故又称自动履行。一言以蔽之,有无强制执行是执行与履行的根本区别。2、执行是依法进行的,即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其采取的具体执行措施也必须于法有据。而履行是自觉的、则无法定的程式要求。3、执行既包括人民法院的活动,也包括当事人以及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百二十八条 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第二百二十九条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第二百三十一条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

第二百三十二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第二百三十三条 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

第二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百三十八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行和实行的区别

一、缓刑和实刑有什么区别 1、实刑和缓刑是民间俗称。实刑就是要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一般来说就是需要实际在监狱或看守所里面服刑。缓刑的详细说法为暂缓量刑,主要指对已经构成犯罪的人员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考验期满,原...查看全文

履行和执行的区别

履行和执行的区别主要在于对象不同:      1、履行的对象常是合同、手续、职责、条约、契约、协定、公约、声明、诺言、义务等;  ...查看全文

执行和履行的区别?

律师分析: 履行和执行的区别主要在于对象不同: 1、履行的对象常是合同、手续、职责、条约、契约、协定、公约、声明、诺言、义务等; 2、执行的对象常是命令、指示、任务、法令、判决以及纲领、政策、计划、路线、方针、方案、决议、原则等。...查看全文

执行和强制执行的区别

法律分析:申请执行和申请强制执行没有任何区别,两者意思一样,表述不同而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查看全文

落实什么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管辖

1、一国两制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 2、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查看全文

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1、角色定义不同2、影响不同,3、法律确认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九条 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查看全文

法院执行和强制执行的区别?

律师分析: 1、主体不同:申请执行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决定适用强制执行的程序和措施。 2、法律效果不同:申请执行只是申请人向法院已提交的保护自身利益的申请。强制执行则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做出的有效...查看全文

法院执行和强制执行的区别

1、主体不同:申请执行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决定适用强制执行的程序和措施。 2、法律效果不同:申请执行只是申请人向法院已提交的保护自身利益的申请。强制执行则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做出的有效方法来保证申...查看全文

终本执行和终结执行的区别

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的区别在于适用情形不同。终结执行适用于申请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被执行人为公民且已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或无义务承担人等情况。而终结本次执行适用于被执行人确实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查看全文

执行保全和强制执行的区别

法院会严格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根据执行金额不同,执行收费也有所区别。 具体如下: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查看全文

实行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律师分析: 片面的帮助犯指在实行犯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为其实行犯罪提供便利条件的帮助犯,属于共犯。而实行犯是指自己直接实行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或者利用他人作为工具实行犯罪行为,属于单独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区别

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区别在于地位不同。申请执行人是民事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根据生效法律文书,采取执行措施的当事人,一般是民事诉讼中的胜诉方,而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未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查看全文

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律师分析: 1、角色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查看全文

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区别

法律分析: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区别是,执行董事是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的,上述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而非执行董事是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设立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营业执照认缴和实缴的区别?

律师分析: 实缴制要求注册公司时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写多少,那么公司的验资账户就必须有相应的数额,一开始就需要将注册资本缴全,不可以缺缴。认缴制不要求一次性缴清注册资本,只要按照公司章程的期限每年缴纳即可。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执行罚和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与执行处罚的区别在于其法律性质和目的不同。执行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违法行为,而是一种防止违法行为发生的惩戒措施。相比之下,行政处罚则是基于相对方的违法行为而进行的,没有违法行为就无法给予行政处罚。此外,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惩罚和...查看全文

法规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律师解答: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等。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区别如下: 1、必备要素不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依据不同。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要求能力不同。...查看全文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区别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查看全文

实行犯和行为犯的区别有吗?

实行犯和行为犯的区别是有的,对于实行犯就是属于直接实施犯罪的人;而对于行为犯就是属于按法定的犯罪行为而完成的犯罪,只要当事人实施了此行为不管是否构成犯罪的结果,都会承担刑事的处罚。 一、实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