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致死案件的法律赔偿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共同饮酒人在特定情况下需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共同饮酒人存在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或未劝阻酒后驾车导致事故等行为时,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受害人可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残障人士还可获得残障生活补助和残障补偿。在司法实践中,同桌劝酒致死属严重侵权行为,死者家属可依法起诉要求赔偿。
一般来说,喝酒醉酒导致事故的,多数情况下属于喝酒者自己的责任,是怨不得别人的,但是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是有过错的,应该根据相应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劝酒的人自己可能也伴有醉意,在没有清醒的意识下做的劝酒行为,但这种实际上仍然有过错。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虽然按照仔细的分析看,不能喝酒的人最后被劝喝酒,也有自己不自知不克制的过错,但是,酒后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劝酒开始诱发的,所以,当然需要负过错责任。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
【自甘风险】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如果被劝酒致死,可以获得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补贴、必要的营养费等赔偿。对于残障人士,还有残障生活补助和残障补偿。如果死亡,还有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处理酒后酒后致死案件。尤其是同桌的人去劝对方喝酒至死,显然是严重的侵权行为。死者家属可以按照上述规定起诉要求赔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喝酒醉酒导致事故的责任通常归属于喝酒者自己。然而,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以及未劝阻酒后驾车导致事故。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获得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合理费用的赔偿,残障人士还可获得残障生活补助和残障补偿,死者家属还可获得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在司法实践中,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酒后致死案件,对于严重的侵权行为,死者家属有权要求赔偿。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二章 机动车驾驶证申请 第二节 申 请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以及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
(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五)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七)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超员、超速、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构成犯罪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八)因本款第四项以外的其他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九)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十)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十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发生负同等以上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未满十年的;
(十二)三年内有代替他人参加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为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有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八项行为之一的,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酒驾致死案件赔偿标准

喝酒致死赔偿项目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收入和工资标准计算,年龄和扶养人情况会影响计算方式。赔偿权利人可以根据居住地的收入标准进行相关赔偿金的计算。...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的法律判决和赔偿问题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吊销驾照。赔偿方面,应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等,受害人死亡还需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肇事逃逸无证驾驶致人死亡的赔偿金按城镇居民工资标准计算,年龄越大赔偿年限越少。酒后肇...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中,家属可获得的赔偿标准

酒驾撞死人需按法规赔偿,包括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丧葬费以法院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按六个月总额赔偿。死亡赔偿金根据法院所在地城镇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年龄超过六十岁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七十五岁按五年...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的法律规定

交通违法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伤亡或财产损失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有恶劣情节者,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酒驾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律师分析:酒驾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并且酒驾致人死亡的可能还要负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责任。因此酒后不能开车,必须得找一名代驾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方式回家。驾驶员应该做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安全驾驶。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醉酒驾车致死案的法律赔偿规定

酒驾撞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需赔偿死者丧葬费、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赔偿金额根据当年可支配收入确定,至少82万元,城镇居民需达200多万元,具体由法院判决确定。...查看全文

喝酒致死赔偿标准案例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中死亡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需要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分为城镇和农村标准镇居民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赔偿标准有哪些?

酒后致死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死亡补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查看全文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赔偿的标准?

律师分析: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如下: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查看全文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赔偿的标准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如下: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查看全文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赔偿的标准

法律分析: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如下: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的法律处理原则

醉酒驾车撞死人属于交通肇事罪,处3-7年有期徒刑。认定交通肇事罪需考虑主观过失、发生场合和侵害客体等因素。与其他罪行如过失致人重伤、故意杀人等有区别。醉酒驾车撞死人通常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量刑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的法律判断依据

酒驾撞死人的判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根据犯罪情节来判定,包括是否逃逸等因素。如果无逃逸,酒驾将从重处罚,可能判二到三年有期徒刑;如果有逃逸,酒驾将更严重处罚,可能判无期或死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的法律量刑原则

酒驾撞死人将构成交通肇事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查看全文

因酒驾导致的死亡案件审判标准

酒驾致人死亡判罚标准:1)违规致死,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款1000-2000元,酒驾还暂扣驾照6个月;2)逃逸或恶劣情节,3-7年有期徒刑,恶劣情节包括: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死亡2人以上、死亡2人以上重伤11人以上或死亡...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罪行的法律量刑标准

醉驾致人死亡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逃逸则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危险驾驶罪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校车或旅客运输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等情形,处以拘役和罚金。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违规行为...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审判标准是什么?

酒驾致人死亡的判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暂扣驾照并罚款。醉酒驾驶则吊销驾照,限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开车撞死人一般定为交通肇事罪,根据责任程度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包括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导致死亡或重伤,负同等责任导致三人...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事故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喝酒撞死人的赔偿标准和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和《刑法》,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残疾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死亡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同时,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违反交通规定致...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审判的法律法规依据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一般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公司不会承担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赔偿责任,但会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并向车主追偿。此外,醉酒驾驶取保候审后仍有可能被判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事实清楚、证...查看全文

酒驾出车祸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按照焦作2021年度的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8元计算20年,城镇居民死亡赔偿标准为447960.6元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19元计算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标准为169506.8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