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欺诈罪刑罚及其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虚假破产罪的定罪量刑问题:公司、企业实施虚假破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六种情形之一应立案追诉,包括财产隐匿、虚构债务、转移财产等;虚假破产罪为自然人犯罪,公司、企业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为犯罪主体。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虚假破产罪的定罪量刑问题。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以虚假破产罪立案追诉:
1、隐匿财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
2、承担虚构的债务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3、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债权人或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6、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虚假破产罪是自然人犯罪,不是单位犯罪,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延伸阅读
破产欺诈罪的审判标准与司法实践
破产欺诈罪的审判标准与司法实践是指在处理破产欺诈罪案件时,法院所采用的判断标准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司法实践。审判标准是指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判例,对破产欺诈罪的构成要件、证据要求、量刑准则等进行界定和解释的依据。司法实践则是指法院在具体案件审理中所遵循的程序、原则和方法,以确保公正、公平的审判结果。在破产欺诈罪的审判中,法院通常会考虑被告的故意行为、破产程序的合法性、资产转移等因素,并依法进行量刑。司法实践中,法院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运用法律原则和适用法律,确保破产欺诈罪案件的审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审判标准与司法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结语:虚假破产罪的定罪量刑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议题。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公司、企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的惩罚。需要强调的是,虚假破产罪是自然人犯罪,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将根据破产欺诈罪的构成要件、证据要求和量刑准则等审查案件,并依法判决。通过不断完善审判标准与司法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章 和解 第一百零一条 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章 和解 第九十七条 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决议,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保险欺诈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保险诈骗罪的主旨是介绍了保险诈骗罪的一般判刑和法律依据,以及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保险诈骗罪一般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规定,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2022...查看全文

票据欺诈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票据诈骗罪的判决根据数额大小和严重程度,罪犯将被处以不同的刑罚和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作废票据的使用,冒用他人的票据以及签发空头支票或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查看全文

欺诈罪刑罚规定及其变化

诈骗罪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分别处以不同刑罚,如有其他特别规定则依照执行。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不包括侵犯人身权利罪或非法利益的骗取。...查看全文

探讨保险欺诈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保险诈骗罪的判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保险诈骗分为三个数额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刑期和罚金。主要情形包括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保险事故、故意造成财产损失、故意造成人身伤害等。...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处罚方式

诈骗罪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与之相比,合同诈骗罪不仅侵犯财产所有权,还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其犯罪主体包括单位,且应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刑罚及其判定

本文讲述了诈骗罪的刑罚和处罚措施。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不同,诈骗罪刑罚可分为三种情况: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同时,具体刑罚...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诈骗罪的量刑根据数额分为三级,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构成要件包括侵犯财物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必须有故意。...查看全文

欺诈贷款罪的法律规定及刑罚

骗取贷款罪的量刑处罚及情节严重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5条之一,构成该罪并造成重大损失或有严重情节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司法实践

经济诈骗罪的刑罚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和严重程度而定,金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查看全文

民事欺诈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后果

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结果是,受欺诈方具有权利请求撤销该民事行为。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查看全文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处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美容欺诈罪行的法律定性及刑罚规定

美容诈骗犯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信用卡欺诈罪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

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信用卡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侵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财产所有权、采用虚构或隐瞒事实的手段骗取财物、主体为自然人且具有故意和非法占...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定罪及刑罚规定

保险诈骗罪的主旨是根据涉案金额进行不同的处罚,个人骗保1万元以上将被判刑,单位骗保5万元以上将被判刑。根据具体金额,刑期和罚金有所不同。保险诈骗罪可能触犯其他罪名,构成牵连犯。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根据涉案金额的不同,处...查看全文

洗钱罪在诈骗罪中的刑罚及其法律规定

诈骗罪与洗钱罪的量刑依据不同,若同时触犯两罪,可按数罪并罚进行量刑。洗钱罪与窝藏包庇罪有所区别,前者是通过金融机构合法化赃款,后者是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或帮助其逃匿。洗钱罪侵犯金融管理秩序,窝藏包庇罪侵犯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查看全文

包庇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规定

法律规定包庇罪的量刑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犯罪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逃匿或作假证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包庇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对于具体判...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标准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与金额有关,根据法律规定,金额在一定范围内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此外,还有其他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情节。为了防止被骗,我们应该加强对各种事件真实性的辨别,不为小利而上当受骗,签订合...查看全文

探讨团伙诈骗罪的刑罚及其法律规定

诈骗罪量刑主要依据诈骗数额和情节,《刑法》规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刑。自首和立功可减轻处罚,主犯负责全团伙犯罪数额,从犯只负责自己犯罪数额,主犯不承担连带责任。...查看全文

北京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标准

诈骗罪量刑标准:不足4000元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管制刑,5000元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有特定情形则升格刑。4万元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查看全文

恐吓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恐吓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刑罚将根据情节和财物价值进行判断,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敲诈勒索行为数额大、次数多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