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贿1万元怎么判
受贿一万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受贿罪的量刑问题与贪污罪基本相同。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处罚。
1、个人受贿金额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l0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没收财产
《3、个人受贿数额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悔改、主动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枪支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受贿数额不足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是指犯罪手段狡猾恶劣;行为人既贪污又浪费;受贿行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收受累犯、共犯贿赂后,参与、支持其他犯罪活动:签订攻守同盟,销毁罪证,拒不供认赃款;在对外活动中,要求外商受贿等。情节较轻,一般是指为了他人的利益,没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没有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他坦白了事实的经过,退还了赃款。自首、立功等。
5、多次受贿未处理的,按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二、现金贿赂怎么取证
1、通过提供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来证明;
2、通过现金行贿时在场的其他人员的听到的证言来证明;
3、通过现金行贿时现场的录音录像来证明;
4、行贿的财产、时间、地点,受贿人有没有相反的证据或者否决的证据。运用法律手段,迅速及时取证。证据包括:物证,比如受贿的金钱、商品等数量确定、清单;书证,受贿账簿等;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录音、录像、手机通话记录、短信、微信等。
5、受贿人可以供出行贿人,行贿和受贿取证困难,如果受贿人供出行贿人,受贿人不能证明行贿的事实,应当认定为行贿不存在,如果行贿人拒不承认,其他证据确实充分,可以依法定罪,刑法规定只有被告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确定罪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怎么举报领导收取贿赂
1、可以打电话12309举报领导收取贿赂。网站举报12309.也可以信函检察院举报中心举报和现场举报。
2、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对于央企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可以向上级纪委监察部门反映,情况严重涉嫌犯罪的也可以直接向当地检察院举报。举报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这是举报人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