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犯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判多久?

律师回答
摘要:名誉权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跟性别、年龄无关,是受法律保护的。名誉权被侵犯可要求停止侵犯或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名誉权的内容是保有和维护名誉利益的权利,包括精神满足和财产利益。名誉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后者与财产利益更相关。
一、触犯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判多久?
侵害名誉权情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这种评价直接关系到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属于重要的一种人格利益。
二、名誉权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
所谓名誉,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它体现了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和人格利益。名誉权的客体不包括名誉感,因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后果通常为社会评价的降低,而名誉感是民事主体自身内心的一种情感,对名誉感的侵害往往并不会导致社会评价的降低。法律对名誉感的保护可以通过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加以实现。
2.名誉权的内容是就名誉受有利益和排除他人的侵害
受有利益主要表现在:
(1)民事主体就自己的客观公正之社会评价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民事主体利用自己良好的名誉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对以营利为目的的民事主体而言,此种权能尤为重要。排除他人的侵害表现在:
(1)维护名誉,使自己的社会评价免于不正当的降低和贬损;
(2)在名誉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法律救济,特别是使名誉恢复到受侵害之前的状态。
3.名誉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非自然人
与隐私权、肖像权等由自然人专有的人格权不同,名誉权的主体也可以是非自然人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等。与自然人的名誉相比较,非自然人的名誉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与财产利益的联系更为密切。比如,侵害法人名誉权,可能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
名誉权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跟性别、年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名誉权被侵犯可以要求侵害方停止侵犯,也可以拿着相关的证据,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要求赔偿。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对名誉利益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名誉权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拥有的,与性别、年龄无关,受法律保护。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名誉权的法律特征包括名誉作为客体,保有利益和排除他人侵害的内容,以及适用于自然人和非自然人的主体范围。被侵犯名誉权时,可以要求侵害方停止侵犯并寻求法律救济。维护名誉权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保障了个人的精神利益和人格尊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六条 法官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 本法总则适用于其他有刑罚规定的法律,但是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一、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1、侵权人主观方面是出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2、侵权人客观上实施了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3、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名誉侵权罪具备以下几点方可立案: 1、侵权人主观方面是出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 2、侵权人客观上实施了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3、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名誉侵权涉嫌诽谤罪,因此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如下: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等等。...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 1、侵权人主观方面是出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 2、侵权人客观上实施了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3、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 1、侵权人主观方面是出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 2、侵权人客观上实施了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3、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罪立案标准

侵犯名誉罪立案标准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案立案标准

法律解析: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案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案立案标准

法律解析: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案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法律规定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2、实施了侮辱、谩骂等行为; 3、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 4、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_x000D_ 1、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_x000D_ 2、实施了侮辱、谩骂等行为;_x000D_ 3、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_x000D_ 4、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条件如下: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就可以进行立案: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案件立案标准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及构成要件:名誉侵权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故意侵犯他人名誉权、实施损害行为、对受害人名誉造成严重损害;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存在过错、违反法律保护规定、行为为社会公众所知悉、直接给特定人带来名誉损害。任何组织或个...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及赔偿?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构成名誉侵权罪的条件是:有事实侵犯他人名誉权,因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情节严重的。此外,如果是在互联网上侵犯他人名誉权,则还可能涉及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及赔偿?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构成名誉侵权罪的条件是:有事实侵犯他人名誉权,因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情节严重的。此外,如果是在互联网上侵犯他人名誉权,则还可能涉及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罪立案标准及赔偿?

律师分析: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鹏超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经济纠纷、经济纠纷

已服务7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