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如何起诉不履行探视权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了离婚后父母对子女探望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探望权的行使应在不影响子女学习和生活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法律还规定了非抚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抚养方有协助的义务。中止探望权的请求主体可以是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中止事由包括探望方限制行为能力、患有不宜接触或传染疾病,以及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等。只有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一、民法典中如何起诉不履行探视权
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民法典》对父母离婚后对子女探视作了规定。夫妻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非抚养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视的权利和对方协助的义务是相对应的。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法律规定能否起诉中止探视权
1、请求中止探望权行使的主体。
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可以作为请求主体。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2、中止事由。
对中止事由作了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父母一方的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结合可能影响子女身心健康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认为中止事由有下列情形:
(1)探望权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因为探望权的行使主体客观上要求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否则极有可能损害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
(2)探望权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与他人接触或有传染可能的疾病。
(3)探望权人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的,包括民事侵权和犯罪或者教唆挑拨子女与直接抚养人的关系而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和直接抚养人的抚养权的。
3、中止程序。
只有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行使。中止程序有两种情形:一是当事人单独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中止间接抚养一方的探望权;二是当事人在履行生效裁判或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权利人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然而,如果探望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法院有权中止探望权的行使,并在中止事由消失后恢复探望。请求中止探望权行使的主体可以是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或其他负责抚养教育的监护人。中止事由包括探望人限制行为能力、患有不宜接触或有传染可能的疾病,以及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等。只有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七条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起诉不履行探视权

法律解析: 夫妻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如何起诉不履行探视权?

律师分析: 夫妻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如何起诉不履行探视权

法律解析: 夫妻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限制对方探视权如何起诉

民法典中限制对方探视权的起诉方式及相关证据材料的准备,以及探视权的特点和限制。探视权是一种身份权和法定权,但受到限制,必须在保障子女利益的前提下行使。探视权是单向性的权利,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另一方是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权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权如何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探视权强制执行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禁他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权如何申请执行

民法典规定,探望权人可向法院起诉不配合行使探望权的一方,无效可申请强制执行。起诉时需准备身份信息、离婚证、协议或判决书、抚养费支付证据、不让探望证据等材料。立案后补充材料,出庭质证、辩论。探望权起诉书格式与民事起诉书相似,包括个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权纠纷如何执行

《民法典》规定探视权纠纷可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父母离婚后,无抚养权者有探望权,协议不成可由法院判决。如探望不利于子女健康,法院可中止探望,待事由消失后恢复。法律文书生效后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可申请...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权如何确定

民法典明确了离婚后子女探望权的确定方式,当事人可以协商或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拒绝探望孩子,可以通过沟通、起诉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来实现探视权。法院在执行探视权时会进行教育与疏导,如无效则采取强制措施。如果双方难以配合,法院会考虑相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方违反探视权如何处理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违反探望权可由法院中止。探望方式可分为探望性和逗留式,包括见面、短期生活在一起、通信、共同进餐等。探望权应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如有损子女健康,可中止探望权,待情形消失后恢复。探...查看全文

探视权不履行,如何维权?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探视权时需注意,只能对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强制执行,而非子女。若子女已满10岁且具备独立思考和认识能力,法院需征求其意见,若子女不同意,不得强制执行探望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子女探视权如何行使

离婚后,探视子女应协商,时间和方式要具体安排,若无法达成协议,由法院裁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子女探视权如何行使

法律分析:离婚子女探视权一般按双方的协议或法院裁判的方式行使。根据相关规定,夫妻离婚的,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应由夫妻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诉讼如何确认探视权

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探望权是一种基本人权,通过交流和短暂生活等方式继续教育子女,对子女的成长有积极作用。探望权产生于离婚后,父母共同生活时不存在此问题。法院可根据情况判决中止探望权,但...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中止对方的探视权

法律分析:中止对方的探视权,只能由人民法院决定,当事人要举证对方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人民法院才会判决中止对方的探视权。而且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中止对方的探视权

民法典规定了中止对方探视权的条件和程序,保护子女身心健康。离婚后,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应协商探望方式和时间。若协议不成,法院判决。探望方式和时间应细致安排,不影响子女正常生活。若一方阻碍探望权,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权地点如何确定

民法典规定探视权地点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权,具体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判决。探望权应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如不利于子女可中止,中止后恢复。探望权的内容包括主体、行使、中止、恢复...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如何保障探视权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离婚保障探视权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另一方应当进行协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对方探视权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但如有不利于子女成长的情形,可申请中止探望权,而非撤销对方探望权。探望权的内容包括主体、行使、中止、恢复和方式时间等。探望权的中止是暂时停止行使权利,而非终止。离婚双方可协商约定探望方式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探视权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离婚探视权的规定如下: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申请孩子探视权

法律分析:申请孩子探视权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父母双方达成探望子女的协议,并按协议方式申请即可。如果协议不成,或协议后反悔的,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裁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