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期限15日如何计算的疑问解答

律师回答
摘要:上诉期限的计算规则和特殊情况。上诉期从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开始计算,最后一天若是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假期后的第一天。注意不同案件类型上诉期限不同,刑事案件为10日或5日,民事、行政案件为15日或10日。
上诉期限15日,自裁判文书送达之日起计算。
上诉期的计算主要涉及起算时间和结束时间两个问题。
1、关于起算时间,都是“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开始计算,也就是说收到法律文书的当天不计算在内,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为第一天。
2、关于结束时间,如果上诉期限届满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此处所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周末和劳动节、国庆节等全国性的节日。
例如,一审判决书是4月16日送达给原告的,则原告的上诉期从17日开始计算,第15天是5月1日,上诉期原本应当是截止到5月1日,5月2日上诉则超过上诉期。但因5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则顺延到假期后的第一天,如果放假到5月5日止,那上诉期的最后一天就是5月6日,5月7日即属于超过上诉期。
需要注意的是,上诉期有多种情况,不都是15天:
1、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刑事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延伸阅读
结语:上诉期限为15日,从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起计算。起算时间是指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为第一天。结束时间是指如果上诉期限届满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以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需要注意,上诉期限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不服刑事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不服民事、行政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八十五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一百零五条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
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上诉期限15日如何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上诉期限为15天,从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开始计算。如果上诉期限届满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那么上诉期限将顺延至休假后的第一天。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案件上诉期限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刑事案件的上诉期限为十天,民事、行政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上诉期限15日如何计算

十五天上诉期计算是如何的 从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则顺延到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举例说明,一审判决书是4月16日送达给原告的,则原告的上诉期从17日开始计算,第15天是5月1日,上诉期原本应当是截止...查看全文

15日上诉期限的计算方法

上诉期15天的计算方式: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算;无同时送达的判决书和裁定书,从各自收到的次日起算;即使保险公司不接收,法院也会以其他方式送达;债权请求权的起算点:有约定履行期限的,从期限届满的第二天起算;没有履行期限的,从债权人主张权...查看全文

上诉期限15日如何计算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上诉期是指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对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上一级法院申请上诉。我国规定的上诉期为十五天,其计算方式为,从收到判 决书的次日,也就是第二天开始算起,周末也计算在内。如果上诉期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查看全文

上诉期限15日如何计算法律规定

上诉期是指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对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上一级法院申请上诉。我国规定的上诉期为十五天,其计算方式为,从收到判 决书的次日,也就是第二天开始算起,周末也计算在内。如果上诉期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则可以延后一...查看全文

上诉期限15日如何计算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上诉期是指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对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上一级法院申请上诉。我国规定的上诉期为十五天,其计算方式为,从收到判 决书的次日,也就是第二天开始算起,周末也计算在内。如果上诉期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查看全文

上诉期限如何计算15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上诉人的上诉期限为十日,抗诉期限为五日。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是从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开始计算,如果上诉期满当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则上诉期限将顺延至节假日结束后的当天。然而,如果上诉期满...查看全文

上诉15天期限如何计算

十五天上诉期计算是如何的 从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则顺延到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举例说明,一审判决书是4月16日送达给原告的,则原告的上诉期从17日开始计算,第15天是5月1日,上诉期原本应当是截止...查看全文

答辩期限15天是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 答辩期限从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中间刚好是法定节假日,仍应计算在期间之内。如果第十五天是法定节假日,则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如何计算上诉期限为15天?

上诉期的计算涉及起算时间和结束时间,起算时间为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结束时间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假日后的工作日。需要根据文书类别确定上诉期,刑事判决书为10天,刑事裁定书为5天,民事判决书为15天,民事裁定书为10天。切勿超...查看全文

上诉期限如何计算15天内?

上诉期限的计算方法及特殊情况说明。上诉期一般为15天,从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开始计算,但最后一天若为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假期后的第一天。需要注意不同案件类型上诉期限可能不同,如刑事案件为10天,民事、行政案件为15天。...查看全文

如何计算上诉期的15天?

上诉期的计算涉及起算时间和结束时间,起算时间为“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结束时间根据是否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而有所不同。如果上诉期满当日是节假日,则顺延到节假日后的工作日;如果不是节假日,则上诉期满当日下午法院下班前即为上诉期满。不同类...查看全文

15天上诉期如何计算

律师分析:应当从收到判决书的次日起计算15天,周末的时间计算在内。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可以顺延一天。比如上诉期最后一天为节假日,顺延到工作日第一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查看全文

关于戒毒期限的疑问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为两年,但可根据戒毒人员情况提前或延长。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接受康复治疗、参加劳动并领取报酬,分别管理,治疗其他疾病,保护人格尊严,接受探访和外出探亲,享有通信自由。强制隔离戒毒...查看全文

关于变卖期限的疑问解答

网络司法变卖的竞价期限为60天,如果在这期间有竞买人出价,则进入24小时竞价倒计时。在24小时竞价周期内,其他报名用户可以加价参与竞买。竞价结束前5分钟内有人出价,则系统自动延时5分钟。...查看全文

关于保释期限的疑问解答

保释期限是指最长可以保释的时间。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监督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可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但具体情况由公安机关决定。保释方式有两种:提出保证人担保和提供保证金。这两种方式都要求保...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上诉期限15天如何计算

十五天上诉期计算是如何的 从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则顺延到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举例说明,一审判决书是4月16日送达给原告的,则原告的上诉期从17日开始计算,第15天是5月1日,上诉期原本应当是截止...查看全文

如何计算上诉期限?

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原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上诉状邮寄的上诉日期如何计算

上诉期限应在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后的规定天数内提起,具体期限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件而有所不同。双方当事人收到文书的日期可能不同,上诉期限应从各自收到文书的次日起算。如果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则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查看全文

上诉期限为15天的计算方法

上诉期是对一审判决不服的申请上诉的规定时间,我国规定为15天,计算方式为从收到判决书的次日开始算起,周末也计算在内。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则可以延后一天;如果延后一天还是节假日,则延后至工作日的第一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