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审新证据提交期限是多长?

律师回答
摘要:一审提供新证据需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需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无开庭审理的二审需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法院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举证。根据最高法院规定,二审可当庭提交新证据,但对于证人是否需事先申请并无明确规定,因此可直接安排证人出庭。
1、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2、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法律规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只要属于法律规定的新证据,是可以在二审开庭时当庭提交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2年4月1日施行后,在实际执行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虽然规定了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并明确可以开庭时提交,但二审新证人是否应该和一审时事先申请并不明确。所以在实践中是可以安排证人直接出庭的。
延伸阅读
第二审新证据提交截止日期如何确定?
确定第二审新证据提交截止日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和程序规定来决定。首先,法院会考虑原审法院的判决结果和已经提交的证据,以及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其次,法院会审查双方当事人提出的是否有充分理由需要提交新证据的请求,并评估这些新证据对案件的重要性和可信度。最后,法院会考虑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审理进度,以确定合理的截止日期。因此,具体的提交截止日期会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并根据法院的判断进行决定。
结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应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具体的提交截止日期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在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和证据的重要性和可信度,以确保公正审理。因此,当事人应及时准备和提供新的证据,以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五十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和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等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五十条 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二审期间提交新证据的期限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可申请补正证据,法院可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不受前款规定限制。...查看全文

二审提交新证据的举证期限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查看全文

二审提交新证据的举证期限?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查看全文

二审提交新证据的举证期限

法律分析:一、庭前准备阶段举证期限缩短 《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查看全文

二审新证据的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可申请补正证据,法院可再次确定举证期限,不受前款规定限制。...查看全文

提交证据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期限根据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简易程序下的期限不超过15天,普通程序下的期限不少于15天,二审程序下的期限不少于10天。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的举证期限可以由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得到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1...查看全文

二审是否允许提交新证据?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等,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刑事二审中可以提交新证据...查看全文

二审是否可以提交新证据

二审是可以提交新证据的,法律规定,二审适用一审的一般性规定,即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提交的证据要是合法途径得到的,要与案件具有关联性,并且要具有真实性。   &n...查看全文

证据提交期限延长

文章介绍了举证期限延长的必备条件和形式要件,包括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情形和向法院提出延期举证申请的要求。同时提及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查看全文

第二审上诉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4条和第166条规定,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应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对第一审裁定不服,应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嘛?

律师解答: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证据是...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律师分析: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证据是...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法律解析: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证据是...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法律解析: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证据是...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等,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等,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上...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证据是法官断案的重...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法律分析: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查看全文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法律分析: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跟一审程序是一样的,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查看全文

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不同类型的案件在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上有所区别,民事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应在二个月内审结,行政案件应在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法院批准延长审理期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