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网站不给我网签权限

律师回答
摘要:房地产管理部门为规范房地产企业销售行为,防止捂盘和一房多卖现象发生,制定了一套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签与否对合同效力没有影响。如果开发商不进行网签,购房者可以通过联系开发企业、向市房屋产权与市场管理处直接投诉或取消购房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二手房首付已交的情况,买卖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先进行网签。
房地产管理部门为了规范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防止开发企业捂盘和一房多卖现象发生,制定了一套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签与否对合同效力没有影响,但如果开发商有其他违约行为,购房者仍然可以追究其责任。因此,如果开发商不进行网签,购房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1、联系开发企业,要求进行网上签约和登记备案。
2、向市房屋产权与市场管理处直接投诉。
3、取消购房。
4、造成损失或遇到一房多卖的,直接向法院起诉开发商。
一、无购房合同备案又没有备案章可以预售吗
购房合同都要去房管局备案。一、购房人买房子没有备案的,该房产不能办理房屋确权,对购房人来说有风险,需要及时联系开发企业或出卖人及时办理购房合同备案手续。二、实行购房合同备案制度,可以对开发商进行有效的制约。它不仅能促使开发商加快建房,按章办理产权证,也可使购房者更加放心,很好地规避了一房二主为消费者带来的诸多隐患。三、从2006年开始,所有买卖合同统一网上签订,网签之前一般先进行草签,确定合同内容无误,并且没有异议之后,再进行网上签约。商品房网上签订后,开发商进行合同备案,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取得备案号,打印出合同文本,买卖双方签字盖章,各持应拿的份数。合同签约完毕后,经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核会返回一个06开始的9位数备案号,说明合同已经备案成功。四、查询合同备案登记情况,可以登录当地房管局网站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登记查询频道,输入身份证号以及合同备案登记号,并选择正确的备案时间即可。
二、二手房首付已交可以先网签吗
房子没交首付可以网签,买卖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即可。网签是房地产主管部门为规范房地产企业规范销售房屋,防止开发商一房多卖而建立的一个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签备案是开发商与买房人签订房屋预售合同后,开发商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有关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手续。
延伸阅读
结语:房地产管理部门为了规范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防止开发企业捂盘和一房多卖现象发生,制定了一套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签与否对合同效力没有影响,但如果开发商有其他违约行为,购房者仍然可以追究其责任。因此,如果开发商不进行网签,购房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1、联系开发企业,要求进行网上签约和登记备案。2、向市房屋产权与市场管理处直接投诉。3、取消购房。4、造成损失或遇到一房多卖的,直接向法院起诉开发商。
法律依据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登记备案。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委托代理人办理的,应当有书面委托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给网签去哪投诉

网签是房地产管理部门为规范房地产企业规范销售房屋,防止开发企业捂盘以及一房多卖而建立的一个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签与否不影响合同效力的,如果开发商有其它违约行为才能追究其责任的。那么,如果开发商不网签,购房者可以有以下途径维权: 1、...查看全文

不发工资投诉网站

律师分析: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投诉电话可拨打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咨询热线123...查看全文

不发工资投诉网站?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投诉电话可拨打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咨询热线12333(一些地...查看全文

网站投诉怎么投诉

网站投诉找工信部门投诉就可以,通过12321投诉就可以,12321是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隶属于工信部管理。12321的投诉方式比较多,用户能通过登陆12321平台来投诉,还可以通过微信或者手机APP投诉,注意12321...查看全文

投诉网站平台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1、网站平台投诉: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查看全文

网站不退款去哪里投诉?

律师分析: 消费者遇到卖家无正当理由不退款时,如与商店协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不经协商直接向消协投诉。12315消费者投诉应该具备的内容:1、应该向消费者协会书面投诉,有些消费者协会也可以接受传真方式的投诉。  2、...查看全文

不给网签去什么地方投诉

网签是房地产管理部门为规范房地产企业规范销售房屋,防止开发企业捂盘以及一房多卖而建立的一个网络化管理系统。网签与否不影响合同效力的,如果开发商有其它违约行为才能追究其责任的。那么,如果开发商不网签,购房者可以有以下途径维权:...查看全文

购物网站投诉去哪里投诉?

律师分析: 向交易平台投诉。向交易平台提出投诉,并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包括实物、聊天记录、发票、交易记录等,一般的网购平台都有相应投诉机制,投诉属实的,会有严厉处罚机制,可以挽回自身损失。 向消协投诉。和实体店一样,网购发生交易...查看全文

投诉诈骗网站去哪里投诉?

律师分析: 应当及时向当地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报案,或者登陆公安部网络安全监察举报网站举报,也可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报案地点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诈骗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也就是可以选择在你的住所地,也可以选择在犯罪...查看全文

投诉诈骗网站去哪里投诉

应当及时向当地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报案,或者登陆公安部网络安全监察举报网站举报,也可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报案地点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诈骗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也就是可以选择在你的住所地,也可以选择在犯罪嫌疑人的住所...查看全文

工商投诉网站平台

法律分析:1、向商家投诉,要求退货或者更换;2、拨打12315的投诉电话;3、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查看全文

工商投诉网站平台

法律分析:1、向商家投诉,要求退货或者更换;2、拨打12315的投诉电话;3、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查看全文

12377投诉网站怎么填

12377是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设立的免费举报电话、举报网站、举报邮箱。如果您要投诉网站,可以参考以下步骤:\n1.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复制网站的域名。\n2.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查看全文

网络赌博赢了钱网站不给

法律分析:网络赌博属违法行为,严重的涉嫌犯罪,网站更是涉嫌诈骗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怎么投诉赌博的网站

赌博网站的举报可通过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电话举报,开设赌场的将构成开设赌场罪,处以刑罚和罚金。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赌债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应由举债人个人承担,因赌博为违法行为,赌债属于非法债务,不受法...查看全文

投诉扰民在哪个网站

12369是环保举报热线,当我们遇到这方面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举报,才能减少更多的危害。市民遇噪音扰民可拨打12369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或联系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110协商解决。如仍不能解决,只能委托律师起诉,要求停止侵害。律师整...查看全文

南通劳动局投诉网站?

律师分析: 劳动局投诉网站为当地的劳动社会保障局官网进行查询。 在准备向劳动局投诉前,要把准备事项都做好,比如材料整理好,证据准备充足,个人资料是否齐全等。最好还是去当地的劳动局进行投诉更能得到快速的回应。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网站版权使用期限

法律分析:网站版权使用期限是五十年。根据我国著作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作品的发表权、出租权等相关著作权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而网站版权使用权可以通过出租而取得,故其期限为五十年。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帮投票的网站

长沙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问卷星,旨在以问卷为基础,提供强大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工具,深挖数据价值。自2006年上线至今用户累计发布了超过19,542万份问卷,累计回收超过157 36亿份答卷,并且保持收录时间:2024-11...查看全文

上海市12315官方投诉网站?

法律解析: 上海市12315官方投诉网站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共同建设的一家综合性投诉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消费投诉、举报、咨询等服务。其中,消费投诉是该网站最主要的服务之一,消费者可以通过该网站对商品...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鹏霞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专职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12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