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监护人的定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民法典》,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监护人顺序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相关机构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民法典》生效时间是2021年1月1日)
延伸阅读
孩子监护人的权利和责任是什么?
孩子监护人是指被法律赋予代表未成年人行使权利、履行责任的人。作为孩子监护人,其权利和责任是相互关联的。首先,孩子监护人有权决定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等重要事项,并保障孩子的基本权益。其次,孩子监护人有责任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关爱和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他们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和价值观,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孩子监护人还有义务维护孩子的法律权益,代表孩子参与法律事务,并在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保护孩子的利益。总之,孩子监护人的权利和责任是为了确保孩子的福祉和全面发展。
结语: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若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监护人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相关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担任。孩子监护人既有权决定孩子的重要事项,又有责任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关爱和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他们还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维护孩子的法律权益。孩子监护人的权利和责任旨在确保孩子的福祉和全面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什么是监护人的定义?

监护人的定义及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责任的民事主体。根据监护对象的不同,监护人可分为未成年人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监护人。监护人需尽职尽责,承担法律责任时需依法...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定监护人的定义是指法律明确有规定的有监护权的人。指定监护的定义是指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对指定监护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查看全文

孩子的监护人是什么

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已死亡或无法担任监护人,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如果其他人想担任监护人,则需要获得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查看全文

监护人定义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监护人的定义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承担着监护责任的民事主体。按照监护的对象,监护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需要尽职尽责...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的含义是什么

法定监护人的定义是指法律明确有规定的有监护权的人。指定监护的定义是指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对指定监护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查看全文

监护人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吗

监护人就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定义是什么?

被监护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一、监护权有什么法律依据监护...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被监护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定义是什么?

被监护人定义是什么?监护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侵权诉讼中,监护人侵权诉讼是较为特殊的诉讼之一。其特殊之处在于,虽然非法侵害的主体是监护人,但侵权的赔偿责任一般由监护人承担。...查看全文

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什么?第二监护人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可担任监护人,需得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监护人不一定是户主。父母在法律上并没有第一、第二监护人之分,...查看全文

孩子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规定孩子监护人一般是父母,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以及监护人的顺序。当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时,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可以担任监护人,但需经相关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法定义务是什么

法律分析:监护人的法定义务:_x000D_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_x000D_ 2、对被监护人的管理和教育义务;_x000D_ 3、侵犯被监护人权益必究责任;_x000D_ 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义务是什么

法定监护人的义务是:(一)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二)管理...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义务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法定监护人的职责和责任。法定监护人需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同时,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如果监护人没有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法定义务是什么

监护人需要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管理和教育他们、不侵犯他们的权益、代理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以及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合法地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定义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哪些人可以作为法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查看全文

监护人形式的定义是什么?

指定监护的形式为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法律规定有争议时由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的原则是以被监护人为中心,考虑被指定监护人的能力和利益,法院在指定监护人时需遵循该原则。《民法典》规定指定监护的...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的定义是什么

法定监护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在清醒时,指定一个信任的人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照顾生活和财产等事务。可以是亲属或非亲属。...查看全文

孩子的监护人身份是什么?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应按照法律规定产生。对于未成年人,首先是父母,如无法担任,则由祖父母、成年兄姐等担任。对于精神病人,首先是配偶,然后是父母、成年子女等。若无近亲属可担任监护人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相关单位或居委会可指...查看全文

孩子的监护人顺序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了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等。离婚后,父母仍然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但监护权可能会因父母死亡、丧失监护能力或对孩子不利而被取消。监护人证明可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村委会不具备核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