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关于父母遗产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妻子去世后,父母有遗产继承权。继承人的权利义务包括接受继承、取得遗产、请求分割遗产、管理遗产、执行遗嘱和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等。继承人应清偿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价值部分可自愿偿还。如继承人不履行附义务遗嘱或遗赠,法院可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遗产的权利。
一、民法典妻子去世父母有遗产继承权吗
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继承人的权利义务有哪些
1、继承人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继承人是否接受继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2、继承人有取得遗产的权利。没有放弃继承的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便可以取得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财产。
3、继承人有请求分割遗产的权利。遗产被几个继承人同时继承,如经其中某一继承人的请求,那么可以将遗产予以分割。当然,分割遗产不得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4、继承人有管理遗产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哪些实际占有遗产的继承人,在遗产分割以前应认真管理遗产。
5、执行遗嘱的权利义务。
6、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债务以他的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另外,附义务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不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规定,妻子去世后,父母有继承权。根据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人享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可以取得遗产、请求分割遗产,并有管理遗产、执行遗嘱以及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权利和义务。继承人在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时,应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是:1、如果被继承人留下了遗嘱或者是遗赠抚养协议,那么就要按照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来处理被继承人留下的财产;2、被继承人可以将财产指定由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来继承,也可以将财产赠予给国家,集体...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父母遗产继承的期限是什么?

遗产继承没有期限,但继承纠纷诉讼有时效限制。继承权纠纷必须在三年内提起诉讼,计算起始于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超过20年的权利受损,法院不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时限。...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新民法典:侄子外甥无法定继承权,但可成为遗嘱继承人。遗嘱处分个人财产需注意:遗嘱人需具备行为能力,只能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遗嘱内容不得违法,无需征得他人同意,可留给任何人,应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建议采...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规定: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子女以及父母。这三者应该平分遗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人在法定情况下可能丧失继承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继承的规定

民法典继承未分割财产可遗嘱,遗嘱公证流程简介。继承未分割的遗产属于继承人个人财产,可立遗嘱。遗嘱公证程序包括提出申请、提交材料、审查核实和制作公证书。具体公证程序可根据地方规定咨询目标公证处。...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配偶遗产继承权的规定

配偶去世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先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然后才会进行个人财产的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将由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继承可以通过公证程序进行,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继承人的身份证明、死者的死亡证明和注销户...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父母有遗产房的继承权吗

法律分析:在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遗产房是有继承权的。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遗嘱、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且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收养后子女继承生父母遗产的规定

收养后不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养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消除了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定继承中,遗产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的顺序继承...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遗嘱继承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了我国遗嘱继承的三个主要方面:自然人可以合法立遗嘱并指定执行人;遗嘱继承人没有限制,可以是自然人或组织,继承人或非继承人;还有其他相关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遗嘱继承的规定是什么

中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继承人无限制,可以是自然人或组织,继承人或非继承人。还有其他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新规定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新规定?(一)“组织”也可以是受遗赠的对象。之前的法律规定,受遗赠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法人等组织是否可以接受遗赠并未明确。对此,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法定继承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了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和效力,包括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处理方式。在特定情况下,如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权、遗嘱无效等,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此外,胎儿预留份应保留,并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对于既有...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查看全文

关于继承父母遗产的新规定

女儿继承父母遗产新规定是什么? 女儿继承父母遗产新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具体内容为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查看全文

关于继承父母遗产的新规定

父母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有: 1.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没有遗嘱和遗赠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 3.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查看全文

2024年民法典关于子女继承父母房产规定是什么

继承房产必须遵循遗嘱,如无遗嘱则按法定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先让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同级继承人应均分遗产,可协商不均。...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代位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去世时,由子女的后代代为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去世时,由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为继承。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配偶父母是否有遗产继承权?

配偶的父母具有遗产继承权。继承开始时,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因此父母在法定继承里面是有继承权的,遗嘱里面写的是父母的名字,要求父母继承的,父母也享有继承权。《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遗嘱继承人继承权的规定

遗嘱继承人没有表示继承是否失效,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但有特定情况下遗产会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被继承人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且立有遗嘱时,如果协议与遗嘱不抵触,遗产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有抵触,遗嘱无效。根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