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商誉权侵犯行为的主要条件是: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必须是故意的商业诋毁,行为必须是捏造或散布虚假事实或使用不正当说法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誉。这种行为会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以谋求自身的竞争优势。商誉权在竞争法体系中得到了保护,国际上也有相关法规的制定。商誉侵害行为的主观故意性和客观损害后果都是构成该行为的重要因素。
(一)其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
即只有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所实施的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才构成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非经营者实施的侮辱、诽谤、诋毁的行为则以一般侵权论。这一构成要件反映了现代各国主要是从竞争法的角度来保护商誉权。《巴黎公约》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示范法草案》,均将商誉侵害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英美法系国家为商誉权提供仿冒诉讼与其他特殊诉讼的救济方式,其主体指向概为经营者。
(二)其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行为人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是以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谋求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因此,故意行为才构成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从过错心理方面来分析,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商誉的结果(认识因素),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商誉毁损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志因素),行为人的这种主观故意性是明显而确定的。当然,经营者也可能因过失造成对竞争对手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的损害,并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但这种行为并不构成商业诋毁,这是基于不构成竞争法体系中规定的侵犯商誉权之行为的条件所决定的。
(三)其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所作的概括,侵犯商誉权的行为分为两种:一是采取虚假说法的行为,即凭空捏造或散布有关他人商誉的、与其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事情,包括无中生有的编造,也包括对真实情况的恶意歪曲。另一种是采取不当说法的行为,即不公正、不准确、不全面地陈述客观事实,意在贬低、诋毁竞争对手的商誉。
延伸阅读
结语:商誉权的侵犯行为必须由经营者实施,且具有故意性。这种行为包括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使用不正当的说法,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誉。商誉侵害是不正当竞争的一种形式,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保护。为了保护商誉权,需要明确侵权行为的主体、主观故意和客观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救济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修正):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八条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商业诋毁行为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律师分析: 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要承担如下的刑事责任:对自然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 2、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3、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要承担如下的刑事责任:对自然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 2、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3、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律师分析: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 2、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3、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2、行为必须是故意而非过失;3、行为必须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采用不正当说法,对竞争对手商誉造成损害。...查看全文

诋毁商业信誉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诋毁商业信誉罪的立案标准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是有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责任

1、商业诋毁行为的民事责任侵权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赔偿金额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并支付调查费用。根据《刑法》,若商业诋毁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可追究刑事责任,自然人...查看全文

诋毁商业信誉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诋毁商业信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_x000D_ (一)造成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_x000D_ (二)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_x000D_ 1、造成公司、企业等单...查看全文

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查看全文

诋毁商业信誉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诋毁商业信誉的最新处罚标准是: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如果导致他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单位犯此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查看全文

商誉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商业信誉罪的主旨是: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犯罪行为者可能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诋毁商业信誉量刑有什么标准?

法律分析:诋毁商业信誉即损害商业信誉罪量刑有以下标准:_x000D_ 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_x000D_ 2、单位犯本罪则对其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刑罚...查看全文

诋毁商誉的行为知识

商业诋毁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它侵犯了他人商誉权,损害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查看全文

商业信誉诋毁罪行的要件是什么?

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条件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单位),主观上是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查看全文

商业诋毁行为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第221条和231条规定,对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造成重大损失等严重行为进行处罚。自然人可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单位犯罪则处以罚金,并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查看全文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定罪标准?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定罪标准: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查看全文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定罪标准?

法律分析: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定罪标准: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查看全文

诋毁商业信誉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 诋毁商业信誉量刑标准的规定是: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