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抢劫肇事逃逸刑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抢劫肇事逃逸的最高判罚是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而定,可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抢劫罪的客观表现是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强行劫取财物。暴力可以是打击或强制,胁迫是以实施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是使用除暴力和胁迫外的手段使被害人无法反抗。若行为人未使他人无法反抗而拿走财物,则不构成抢劫罪。
一、抢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什么?
抢劫是重罪,既侵财又侵害人身,要根据涉案金额和情结,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或7年以上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抢劫罪的客观表现是什么?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1、所谓暴力,是指对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实施不法的打击或强制,致使被害人不能的行为。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等。只要行为足以压制受害人的反抗即可。
2、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强制,从而使其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任其抢走财物或者被迫交出财物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对被害人施以暴力。胁迫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语言,有的是动作如拨出身带之刀;有的还可能是利用特定的危险环境进行胁迫,如在夜间偏僻的地区,喝令他人“站住,交出钱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不敢反抗,亦可构成本罪的威胁。胁迫必须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如果不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而是通过书信或者他人转告的方式让被害人得知,则亦不是本罪的胁迫。
3、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而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利用催眠术催眠、将清醒的被害人乘其不备锁在屋内致其与财产隔离等方法劫取他人财物。行为人如果没有使他人处于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而是借用了被害人自己因患病、醉酒、熟睡或他人致使其死亡、昏迷等而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拿走或夺取财物的,不是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结语:抢劫肇事逃逸的最高判罚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而定,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夺取财物,对财物所有人造成侵害。抢劫罪的客观表现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与其他犯罪行为有明显区别。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使被害人无法反抗或不知反抗,从而实施抢劫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抢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抢劫罪最高判罚是死刑,抢劫是重罪,既侵财又侵害人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判决多少年要根据案情的具体情节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查看全文

抢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什么?

律师分析: 抢劫罪最高判罚是死刑,抢劫是重罪,既侵财又侵害人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判决多少年要根据案情的具体情节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查看全文

抢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抢劫罪最高判罚是死刑,抢劫是重罪,既侵财又侵害人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判决多少年要根据案情的具体情节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查看全文

抢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什么

法律分析:抢劫罪最高判罚是死刑,抢劫是重罪,既侵财又侵害人身;肇事逃逸最高判罚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判决多少年要根据案情的具体情节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查看全文

肇事后逃逸最高可判什么刑

一、肇事后逃逸最高可判什么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最高判什么罪

法律解析: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最高判什么罪

法律解析: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最高判什么罪

法律分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最高刑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抢劫罪的刑罚,根据不同情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重情况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刑罚是什么?

肇事逃逸将受到法律严厉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规定,逃逸者将面临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被吊销驾照,终身不得重新获取。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但若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则可减轻责任。逃逸导致事故现场...查看全文

最轻的肇事逃逸处罚是什么

肇事逃逸处罚最轻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查看全文

抢劫逃逸刑罚加重吗?

抢劫逃逸多判几年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如果抢劫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满足特定情形,即使逃逸也可能被判处更长的有期徒刑。然而,具体判刑还需考虑犯罪情节,如自首、立功等因素,刑期可能相对较轻。...查看全文

抢劫罪逃跑罪行的最高处罚是什么?

抢劫肇事逃逸的最高判罚是根据涉案金额和情结,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抢劫罪的客观表现是行为人对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守护者施加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强行劫取财物。暴力包括打击和强制,胁迫是以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是指使...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什么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行政责任方面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还要罚款200-20...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有什么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交通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查看全文

刑法醉驾肇事逃逸的最低处罚是什么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醉驾行为人肇事后逃逸的最低处罚为拘役。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犯该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逃逸罪的最新刑罚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逃逸罪的量刑标准及交通肇事的立案标准。交通肇事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可处3-7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者,最低处罚为7年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立案条件包括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造成财产损失等。逃逸并非独立罪名,但不建议逃逸行...查看全文

抢劫最高判什么刑

2017年抢劫罪刑罚标准:基准刑为4年,每增加200元财物刑期增加1个月;每增加1名被害人刑期增加10%;每增加1名轻伤受害人刑期增加20%;持械、遇灾劫、抢劫首要分子刑期增加20%;人质勒索刑期增加30%;抢劫2次刑期增加40%...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责及刑罚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应受行政处罚和赔偿,造成重伤或死亡应追究刑事责任。逃逸需明知肇事,否则不成立。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动机重合,但也可能存在单一动机。只要具备任一动机,即认定为逃逸。...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刑罚规定是什么?

交通肇事后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但若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责任可减轻。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者承担全部责任。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受刑事处罚,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