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行为严重时,法院才会进行民事拘留。民事拘留的时间法也有具体规定,不得超过15天。如果表现好,也可以提前结束。
民事拘留有以下几点: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赂的方式阻止证人作证;
3、隐匿、转让、出售、损害已查封、扣押的财产,或已清点、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让已冻结的财产;
4、对司法人员、诉讼参与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报复的;
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式阻碍司法人员执行职务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7、当事人恶意串通,试图通过诉讼、调解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件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