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诉讼的诉讼期限是几年?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存在四种情况: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特别诉讼时效为2年、4年和5年,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还有一些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法律关系,特别诉讼时效适用于特定法律关系。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包括请求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支付抚养费等。此外,存款本金及利息、国债、金融债券等债权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公司法中也规定了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债权请求权。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存在四种情况: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存在2年、4年和5年的情形;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4、法律规定,存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所谓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基本法规定的普遍适用于应当适用时效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时效期间。
《民法典》第188条第1款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别法针对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规定的时效期间。按照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一般规则,如果符合特别诉讼时效规定的情况的,应当适用特别诉讼时效,而不应当适用普通诉讼时效。
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中,有关特别诉讼时效的规定散见于《民法典》和民事单行法,主要有:
(1)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4年;
(2)人寿保险合同:
①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②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5年。
三、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又称绝对时效期间,是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规定的时效期间。
《民法典》第188条第2款规定,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四、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1、《民法典》第196条规定,下列四类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2、《诉讼时效规定》中规定,下列三类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1)应支付的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应兑付的国债、金融债券及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3、《公司法解释(三)》中规定,下列三种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1)公司请求瑕疵出资股东缴付出资的债权;
(2)公司的债权人请求公司的瑕疵出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债权;
(3)公司的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公司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债权。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上述内容,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存在四种情况: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存在2年、4年和5年的情形;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法律规定存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于各种法律关系,特别诉讼时效期间根据特别法规定,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也有具体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五百九十四条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第二款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四条第二款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九条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法期限是几年?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时效是被侵权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损之日起三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期限为几年?

不同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不同,普通诉讼时效三年,最长权利保护期二十年;但某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如停止侵害、返还财产等;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满十八周岁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的权利受损案件不予保护,特殊情...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多少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

法律分析:一、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1、民事中的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

法律分析: 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不过当事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不主张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

民事诉讼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 指除特别规定外,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对受到侵害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所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最长诉讼时效 ...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存在四种情况:普通诉讼时效3年,特别诉讼时效2年、4年和5年,最长诉讼时效20年,以及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普遍法律关系,特别诉讼时效适用于特定法律关系。最长诉讼时效是不受中止和中断规定影响的时...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的期限是几年?

刑事案件的诉讼有效期对于预防犯罪、保障群众权利、确保量刑公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刑事案件设置了诉讼有效期,并取得了成效。根据《刑法》,刑事案件的有效期限根据刑罚长度而定。对于判决刑罚在五年以下的案件,诉讼有效期为五年;对于判...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诉讼期限是多长?

民事诉讼审判期限为3个月,若不能按时审结则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再需延长需上级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超过时效将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时效中断可发生在任何阶段,由当事人主观意志决定,中断后重新计算时效期间;时效中止只能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发生,由不可控因...查看全文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

法律分析:一、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期限内,权利人未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导致申诉权消失的制度。一般情况下,权利人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然而,如果权利被侵害的时间超过20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有效期是几年?

律师解答: 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申诉期限20年

民事诉讼时效所定20年期间的性质是什么 民事诉讼时效所定20年期间属于除斥期间。 理由是:首先,20年期间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适用诉讼时效可能出现的问题,即诉讼时效期间可能因权利人不知权利被侵害而拖得过久,以致于影响法律关系的稳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申诉期限20年

民事诉讼时效所定20年期间的性质是什么 民事诉讼时效所定20年期间属于除斥期间。 理由是:首先,20年期间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适用诉讼时效可能出现的问题,即诉讼时效期间可能因权利人不知权利被侵害而拖得过久,以致于影响法律关系的稳定,...查看全文

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期为多少年

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期限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期限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期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刑事诉讼期限是多长?

附带民事诉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最迟不超过三个月,复杂案件可申请延长。刑事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应一并审理,除非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迟。刑事案件应在二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三个月,可延长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或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后,重...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上诉期限

一、民事诉讼法上诉期限为15天或10天。二、民事诉讼的特性包括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与调解、仲裁等方式不同。三、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六个月内可以拿到...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