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是: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4.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的本公司股份。
内部企业股权转让限制有哪些
有限公司股权内部转让,其限制较少。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但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但是对于有限公司的股权外部转让,限制条件较多。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法律对股权转让有哪些限制的方法
法律对股权转让限制情形有:
1、封闭性限制
《公司法》第71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2、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
《公司法》第138条,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
3、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
《公司法》第141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该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4、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
《公司法》第141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5、特殊股份转让的限制
《公司法》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6、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
《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该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内部转让采取自由主义原则,法律没有设定强制性的规定。
2、外部转让则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强制性规范:
一是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二是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三是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股权转让合同有怎样的限制
股权转让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受到了严格的法律规制:
一是对不同投资主体持有的股权如国家股、法人股等,法律对其可转让性、受让人和转让方式作了不同的规定;
二是某些特定主体持有的股权,法律禁止或限制其在一定期间内转让;
三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公司等不同形式的公司,其股权转让的程序,法律也作了不同的规定;
四是不仅不同类型的股权转让的方式不同,相同类型的股权转让的具体方式也有区别。
股东转让股权规定的限制有哪些
转让公司股权有下列限制:
(1)封闭性限制。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2)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
(3)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
(4)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并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
(5)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