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性法规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与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相当于是各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称作条例,有的为法律在地方的实施细则,部分为具有法规属性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对于行政法规的和地方性法规之间的冲突,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应优先适用行政法规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与行政法规相抵触。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地方性行政法规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地方性行政法规有哪些地方性法规能设定部分行政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查看全文

地方性行政法规有哪些

从古至今,中国就有法律的存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也在不断增加,法律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公民,各位应该对我国法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查看全文

我国的法规有哪些?

法律解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我国的法规有哪些?

律师解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宪法性法律有哪些?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查看全文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宪法性法律有哪些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查看全文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有哪些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1、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查看全文

在我国国有土地出让方式有哪些?

律师分析: 在我国国有土地出让方式有: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规定有哪些?

猥亵儿童罪的量刑标准规定:猥亵儿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多人、聚众猥亵、公开猥亵、造成伤害或严重后果、恶劣手段等情节恶劣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有哪些

地方性法规可设定行政处罚,但不能限制人身自由或吊销营业执照。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地方性法规需在其范围内规定;未规定的,可补充设定。补充设定需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查看全文

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是哪一部?

深圳颁布了中国内地首部性别平等促进条例,该条例设立性别平等机构,监测、评估工作情况,制定政策,处理投诉,推动性别平等。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行政工作的规定。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查看全文

我国土地性质有哪几种

律师解答: 土地性质分五类。 律师解析: 1、土地性质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2、根据土地性质不同使用年限也不同。3、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1)居住用地七十年;(2)工业用地...查看全文

我国土地性质有哪几种

法律分析:两种,一种是国有入地,另一种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入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划拨、出让、出租、入股等,有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资、抵押和继承...查看全文

我国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种行政处罚

我国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但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我国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种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我国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但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查看全文

我国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种行政处罚?

律师分析: 我国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但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我国如何设定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

我国地方性法规可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及非法财物。但不可限制人身自由或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查看全文

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有哪些相关规定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其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查看全文

我国关于公益性岗位有哪些规定?

法律解析: 我国目前高度重视公益性岗位,将其作为当前今后一段时期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岗位招聘,强化岗位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临时性城镇公益性岗位,协同协力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我国关于公益性岗位有哪些规定?

律师解答: 我国目前高度重视公益性岗位,将其作为当前今后一段时期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岗位招聘,强化岗位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临时性城镇公益性岗位,协同协力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