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相关法律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家暴行为根据情节和次数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也可能只受到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轻微伤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侮辱他人、虐待家庭成员等行为会受到拘留和罚款处罚。受害者可以向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妇女联合会等部门投诉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受害人应该保护自身安全,及时阻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一、遭受到家暴可不可以判刑?
家庭暴力是行为人利用殴打等残忍的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或者是精神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不一定会判刑,主要是看家庭暴力的情形和次数。要是家庭暴力情节不严重的,只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根据条例的规定,行为人会被处15日以下的拘留和罚款;要是家庭暴力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触犯刑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甚至是虐待罪,是会被判刑的。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1、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2、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3、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4、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5、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身心健康的;
7、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二、家暴找什么部门?
受害者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部门,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当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保护自身安全,轻者拘留罚款,重者是会判刑的。被害人可以向当地的妇联、村委会、居委会反映或者报警处理,阻止家庭暴力的继续发生,毕竟家暴是摧残身心健康的。
延伸阅读
结语:家庭暴力的严重性直接影响着刑罚的轻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能被处以15日以下拘留和200元以下罚款。而若家庭暴力情节特别严重,触犯刑法,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或虐待罪,会导致刑罚的判决。家暴受害者可向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部门投诉、反映或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依法起诉。受害人应保护自身安全,阻止家庭暴力的继续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注家庭暴力问题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寻找爱护的亲人或远方亲人保护,告知朋友、老师,躲在可信任的家中并尽快联系其他亲人,报警或赶往派出所避免危险,曝光到媒体和网络以防再次受伤。...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加害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刑事责任的追究。...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有相关法律吗

法律解析: 有。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情节严重的还可依据刑法对虐待罪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问题如何受到法律关注?

家暴殴打他人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者,可处以拘留和罚款。情节较轻者可处以拘留或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殴打弱势群体等情形可加重处罚。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情节...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孕妇的法律问题

本文讲述了家庭暴力行为的报案途径和相关的罪名。对于已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妇女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而公安机关则应进行调查处理。而对于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相关的法律后果

家庭暴力入刑需达到判刑程度,故意伤害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重伤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死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暴力取证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刑讯逼供罪的主旨是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证人包括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以及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涉及经济纠纷的证人,但不包括诉讼活动以外的证人。该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与违法问题

本文讲述了家庭暴力行为和离婚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各种方式对家庭成员施以身体、心理等方面伤害的行为。女方出轨应和平解决,不能使用暴力。如果忍受不了女方的背叛,还可以选择离婚。离婚诉讼流程包括立案、调解、起诉和判...查看全文

了解家庭暴力相关法律规定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离婚赔偿费没有明确的数额标准,具体根据情况和地区经济水平确定,一般性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为1000元-3000元,严重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为3000元-...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离婚相关法律规定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无过错方可要求有过错方进行赔偿。物质损害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精神损害则根据主观恶意、情节等因素判断。原则上,请求赔偿需与离婚诉讼同时提起;被告未提起赔偿可在一年内...查看全文

家庭冷暴力:有关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

冷暴力是家暴,但我国法律对家庭冷暴力的界定存在空白,尤其是对妇女受冷暴力的情况。家庭冷暴力不属于犯法行为,多发生于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家庭。法官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考虑感情是否已破裂,伤害程度以及其他涉及因素。只有当伤害达到一定...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刑罚问题引关注

家庭暴力通常不会导致刑罚,而是由受害人要求处理,家暴者可能会被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警告。然而,如果家暴情况严重且涉嫌故意伤害罪,根据法律规定,可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造成重伤,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导致...查看全文

家庭法律中的家暴问题

父母家暴孩子犯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侵害行为,若构成故意伤害罪,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和《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如果经警方指定司法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结论为轻伤,打人者涉嫌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伤者还可以在检察...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刑罚问题

家庭暴力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判刑,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重伤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实践中应避免激发暴力,但可以采取正...查看全文

动手打人:家庭暴力中的法律问题

冲到家里打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行为可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查看全文

家庭诉讼相关问题

大多数家庭纠纷并不是通过公权力的介入来解决的。家庭纠纷可以起诉,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家庭纠纷一般多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协商或起诉解决。如果家庭纠纷涉及违法但不构成犯罪,则公安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和权限对违法者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家庭...查看全文

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遇到家庭暴力时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包括向加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投诉、反映或求助,以及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措施。同时,《反家暴法》也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和程序。...查看全文

有关家庭暴力离婚的赔偿问题

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给无过错方的伤害,在肉体上的损害有重伤、轻伤、轻微伤之分;在精神上的损害有精神衰弱、精神失常、精神错乱之分等。相应地,人民法院在确定其损害赔偿额时就应根据其伤害结果与程度,以夫妻共有财产总额作为参考系数来确定无过...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家暴离婚赔偿标准:5000元至10000元。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可要求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赔偿。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实施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