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否禁止收取彩礼?

律师回答
摘要:彩礼并未被法律禁止,但法律规定了处理财产分割的原则。已登记结婚但未共同生活的夫妻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可酌情返还。彩礼作为附条件的赠与,可以依据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进行约定。具体彩礼的认定需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合同来处理。法律并未统一规定彩礼的具体情况,可参考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认定。
一、法律禁止收彩礼吗?
法律上并未禁止收彩礼,大家按照各地的风俗习惯、经济条件以及两个家庭的上衣结果得出即可。虽然法律禁止索要彩礼,但是无法禁止男方自愿给彩礼,也无法禁止女方因为没有收到彩礼而不愿意嫁给男方,更不能强迫男方和女方结婚。彩礼只是一种习俗,如果以敛财为目的,索要巨额彩礼,那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像我们当地的习俗彩礼是要全部陪嫁陪回去的,所以它只是一种形式。
二、彩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五条规定,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第十九条规定,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彩礼作为附条件的赠与,也适用《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对于彩礼的具体认定情况,是属于结婚时双方约定的情况,是没有办法在法律的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定的,相关情况的处理可以以上述法律规定的处理标准来进行认定,当事人之间可以按照合同或者协议的方式来进行合法的认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法律规定,虽然法律并未明确禁止收取彩礼,但禁止索要巨额彩礼以敛财目的。彩礼作为附条件的赠与,受《民法典合同编》规定的约束,应根据双方约定和具体情况进行认定和处理。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也对离婚时受赠礼金、礼物的处理提供了具体指导。因此,彩礼应当在合法合理的框架内进行,并遵循当地习俗和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彩礼是否应该被禁止?

彩礼退还与法律规定相关,女方不退彩礼一般不违法。但如果未登记结婚、未共同生活或给付人生活困难,彩礼应退还。如女方不符合退还条件,男方可起诉。...查看全文

2024年国家禁止彩礼了吗

法律分析:1、民法典就是否要彩礼没有明文强制规定,法律规定不能借婚姻索取财物,如果不给彩礼就不能结婚,那么对方就是违法行为。 2、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查看全文

高额彩礼是否真的被国家禁止了?

彩礼问题在我国结婚中存在,法律对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彩礼的返还与婚约目的是否达成有关,而民间习惯则侧重于过错方的惩罚。司法解释主要考虑婚约结果,而民间习惯更注重原因。彩礼问题已成为结婚的障碍,国家已规定彩礼不超过三万,但具体金额...查看全文

2021年收彩礼是否违法

如果是根据风俗习惯要求的彩礼,不违法。但法律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有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查看全文

国家什么时候禁止彩礼

法律分析:国家没有禁止彩礼,也没有在法律上对彩礼有明确规定;彩礼是指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如果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三种情况之一,要返还彩礼。...查看全文

食堂禁止收取现金是否违法?

学校食堂拒收现金不违法,但拒绝接受现金充值则违法。原因包括卫生风险和管理费用等。解决方法是通过投诉、举报等途径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规定人民币为法定货币,不得拒收。...查看全文

女方收取彩礼以后不结婚是否可要回彩礼?

女方如果只是想非法占有彩礼,完全没有结婚愿意的,收受彩礼后不结婚的,男方可以要求退还彩礼,如果不退还的,是可能构成诈骗罪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查看全文

女方父母是否应该收取彩礼

彩礼是一种传统习俗,既可以给女方父母,也可以给女方,根据当地风俗决定。它既是感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可以作为女方的私房钱或新家庭的启动资金。彩礼不仅是聘礼,也是女性的退路,能帮助她们在困难时更好地生活。...查看全文

收取买卖婚姻彩礼是否犯法

法律分析:收取买卖婚姻彩礼犯法,因为买卖婚姻是违法的,也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并且买卖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女方父母收取彩礼是否合法?

彩礼属于非法侵占,女方可以起诉父母。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干涉婚姻自由、借婚姻索取财物等行为。女方可要求返还彩礼。禁止包办、买卖婚姻、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查看全文

2023年是否取消了领证办酒席彩礼钱退的规定?

彩礼是否需要全额归还取决于婚姻关系是否存在共同生活和结婚登记的具体原因。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无果可诉诸法院,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判决是否退还彩礼。...查看全文

领取彩礼是否合法

收彩礼不违法。婚姻没有彩礼,其实是对民法典的误解。规定只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财产,不能以结婚的名义索要财产。但需要注意的是,婚礼彩礼是男方自愿给女方收的,也就是一方愿意给,另一方愿意要。因此,婚姻可以有彩礼,符合法定条件,...查看全文

电子礼炮是否被国家禁止?

电子礼炮国家禁止。禁放期间(除春节期间外),禁止燃放所有品种的烟花爆竹及其替代品如电子礼炮、电子鞭炮等。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以下简称春节期间)在限放区域内,每年春节期间即:农历腊月三十(除夕)和正月初一全天,正月初五、十五7时...查看全文

超市禁止收取1毛硬币是否违法?

拒收一毛钱硬币是违法的,人民币支付不得拒收。超市拒收一毛钱纸币非法,可向当地人民银行投诉。一毛钱也是钱,可换成整钱或存入银行,手机支付更便捷。...查看全文

2023年彩礼金额上限是多少?

彩礼金额无明确规定,法律只禁止索取财物。离婚后可要求退还彩礼,具体情况决定。退还彩礼的情形包括未办登记、未共同生活、导致生活困难。证据需证明谈婚论嫁状态、支付财产、当地风俗。彩礼金额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经济实力决定,无法律限制。...查看全文

女方收取彩礼后不履行婚姻义务,彩礼是否可返还?

女方拿了彩礼钱不结婚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共同生活或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女方可以请求返还彩礼。决定是否返还彩礼主要以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依据。结婚前给付彩礼必须以离婚为前提考...查看全文

离婚四年,彩礼钱能否收回?

结婚四年离婚,彩礼钱是否退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法律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未共同生活或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退还彩礼。彩礼范围包括现金、房子、车子等,而衣物、小首饰等一般赠与不算彩礼。办酒席等费用一般不视为彩礼。如果未办理...查看全文

彩礼与婚姻:收了彩礼不结婚是否违法?

收了彩礼不结婚是否算骗婚,需区别对待。若女方以非法占有彩礼为目的,假借结婚为借口,则认定为骗婚。骗婚可通过离婚处理,但感情破裂标准不适用。若被骗人要求返还彩礼,根据习俗可适用三种情形。若无法证明导致生活困难,返还诉求或得不到支持。...查看全文

2021结婚民法典禁止索要彩礼是真的吗?

律师分析: 《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很多人就抓住了关于“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点为由,谣传关于2021年禁止彩礼。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国家只是禁止天价彩礼。 彩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嫁习俗,女儿愿意嫁人,男方随风俗给彩礼,...查看全文

2021结婚民法典禁止索要彩礼是真的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很多人就抓住了关于“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点为由,谣传关于2021年禁止彩礼。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国家只是禁止天价彩礼。彩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嫁习俗,女儿愿意嫁人,男方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