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合同章和公章的使用?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签署时,公司可以使用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两者都具有法律效力。公司之所以使用合同专用章,是因为其管理部门、用途范围和效力与公章有所区别。合同专用章由法律部门管理,仅用于合同签署,而公章代表公司的一切事务。使用合同专用章有助于专项管理合同、控制合同风险,并确保经过法律审查后生效。公章的使用必须遵守领导批准制度,若法定代表人无法批准使用,需由授权人员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单位公章。
一、合同要盖合同章还是公章
公章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不一样。
合同专用章是指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在达成的书面合同上各自加盖本公司的合同专用印章的行为。
公司合同专用章的法律意义在于:对合同当事人而言,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要约、承诺阶段的完成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从而确定了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而成立,并对当事人双方发生了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基于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加盖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这两个章在签订合同时,都可以代表公司,加盖其中的任何一个章都是有效的,都会对公司产生约束力。
二、公章和合同章有什么区别
从法律上说,公司公章与公司合同专用章在合同签署的效力方面没有差异,公司之所以在公章之外,还另行刻制合同专用章,主要原因如下:
1、因为公司公章与公司合同专用章在使用与管理上存在区别。
第一、二者的管理部门不同。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管理部门一般为法律部门,公司公章的管理部门一般为公司的综合管理部门。
第二、用途范围及效力不同。公司合同专用章专用于合同的签订,其效力仅限于合同签订。公章则具有代表公司的功能,其效力除了合同的签订以外,还可涉及及于公司一切事务。
2、因为公司的合同工作具有常规性、专业性、使用合同专用章可以实现合同的专项管理,更好地控制合同风险。
因此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加盖合同专用章,可以使得合同生效经过法律部门人员的审查把关,能够有效防止合同不经法律审查就直接对外签订生效问题的出现,能够更好的建立和完善合同避险制度,严格把控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
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不一样。任何单位公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领导批准制度。若单位法定代表人外出或因其他重要任务不能批准使用,也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副职等合适人员批准使用。具体经管人员不得擅自使用单位公章办理任何事情。
延伸阅读
结语:合同签署时,公司可以选择盖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两者在法律效力上并无差异。然而,公司之所以使用合同专用章,主要是因为其管理部门与用途范围不同于公司公章。合同专用章由法律部门管理,仅用于合同签订,其效力仅限于合同本身。而公司公章具有代表公司的功能,其效力不仅限于合同签署,还涉及公司的一切事务。使用合同专用章可以实现合同的专项管理,更好地控制合同风险,确保合同经过法律审查后生效,建立和完善合同避险制度。在使用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时,必须严格遵守领导批准制度,并确保授权人员合法使用章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的修改、废除或者退出的程序,比照各该条约、协定的缔结的程序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五条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者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公布。其他条约、协定的公布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二十一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确保印章使用的合法性?

单位不得将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和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出借给个人,应及时收回。单位在承包、租赁经营合同期满、法定代表人变更、解聘员工后,应及时收回相关文件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单位不承担责任,若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署时如何使用公章或合同章?

劳动合同签署应使用公司公章或人事章,章后具有效力,但需公安备案和公示。合同签署应合法,包括主体资格、支付工资、提供保护条件等,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形式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合同需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查看全文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

律师分析: 公章一般是单位处理内外部事务的印鉴,公司对外的正式信函、文件、报告使用公章,盖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章是专门用于合同签订的印鉴,在签订合同方面两者效力一样,只要是真实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查看全文

签合同用合同章和公章的区别

公章和合同章是一个吗,公章和合同章的区别 公章和合同章当然不一样。公章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参政议事、军队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等机构的法定名称章和...查看全文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效力

法律分析: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效力是一样的,但是合同专用章的使用范围更窄,实践中有的公司并没有合同专用章,是直接在合同上盖所在公司的公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查看全文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

一、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如下:1.使用范围不同:(1)公章适用范围广泛,涵盖合同章;(2)合同章只能在合同上有用,不能办其他事。2.执章人不同:...查看全文

公章和合同专用章的区别

合同章与公章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公章,指的是机关、团体又或者是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合同专用章,指的是在签订书面合同时加盖的印章;2、用途不同:公章,多用于公司对内对外的正式信函、文件以及报告;合同专用章,多在公司签订书面合...查看全文

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合同效力:1、一般情况下,使用假公章签订合同是违法行为,所以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2、但如果使用假公章签订合同构成表见代理的行为,那么该合同可以认定为有效合同。...查看全文

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合同盖章的关键在于盖章人是否具备代表权或代理权,而非章本身的真假或加盖与否。只要有证据证明盖章人代表公司签订合同,就应认定为公司行为,由公司承担法律后果。盖章与签名具有同等效力,但对于公司而言,仅凭签名无法区别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查看全文

使用假公章签订合同的效力如何?

用假公章签订合同的效力为无效。使用假公章签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所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属于无效合同。但如果使用假公章签订合同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的,该合同可以认定为有效合同。 用假公章订合同属于诈骗罪吗 假公章订合同不一定...查看全文

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盖章与合同效力的问题之本质不在于章本身的真假或者加盖与否,关键在于盖章之人是否有代表权或代理权,故只要有证据证明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是以公司名义而非自身名义签订合同的,就应认定为是公司行为,由公司承担法律后果。首先要搞清...查看全文

能否使用合同章替代公章?

公章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可以用于签署合同等文件,但在合同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不适用;不同章的使用范围和处理条款也不同,公章可用于公司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等。...查看全文

合同上能否使用公章盖章?

公章是单位的代表,合同章是单位签订合同的专用印章。公章具有最高效力,是法人权利的象征,用公章签订的合同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因此,签合同当然可以使用公章。...查看全文

合同盖法人章和公章的效力如何?

合同盖法人章和公章符合下列条件就是有效的:签订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合同的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合同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合同盖法人章和公章有效吗 合同盖...查看全文

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区别?

律师分析: 公章一般是单位处理内外部事务的印鉴,公司对外的正式信函、文件、报告使用公章,盖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章是专门用于合同签订的印鉴,在签订合同方面两者效力一样,只要是真实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查看全文

公章被盗用,如何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公章被盗用签合同一般有效,但需要及时登报声明作废公章,公司应采取相应措施。独立核算分公司可以自行签合同,无需授权。公章被盗后应立即报警,并向相关单位发出无效声明,追究责任。...查看全文

确保印章使用的合规性

企业应建立岗位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印章管理规定,建立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加强印章保管和检查,禁止在空白文件上盖公章,加强对项目部和部门印章的管理,变更或撤销部门后必须收缴印章,遇到仿冒情况要及时通报法律管理部门。...查看全文

公司合同专用章和公章区别?

律师分析: 公司公章与公司合同专用章在合同签署的效力方面没有差异。两种印章,公章是可以总揽公司一切事务的印章,但是合同专用章只能在签署合同时使用,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查看全文

使用假公章签订了合同如何处理?

使用假公章签合同是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惩罚包括罚款和警告,罚款不超过3万元。...查看全文

使用假公章签订了合同如何处理?

假公章签合同是合同欺诈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违法者将受到处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罚款金额,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罚款金额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