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条件和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减刑和假释是刑法执行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减刑适用于已经执行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通过减少刑期来表彰其悔改或立功。假释适用于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根据其悔改表现和遵守条件,提前释放。假释只能使用一次并附有考验期和条件,而减刑可以多次使用。假释是提前释放,而减刑是减少刑期但仍在监狱执行。假释后有新罪或漏罪会被撤销,而减刑后不影响已作出的减刑裁定。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1)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执行了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实施的犯罪分子。
(2)次数不同。假释只能适用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减刑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次。
(3)内容不同。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在考验期内予以考验;减刑则是适当减少犯罪分子的刑期,犯罪分子仍然在监狱里执行相应的刑期。
(4)新罪和漏罪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有新罪或者漏罪的,则撤销假释,按刑法第69条规定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减刑后有新罪或者漏罪都不影响已经作出的减刑裁定。
延伸阅读
分析现有制度对条件和影响的影响力
现有制度对条件和影响的影响力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制度是一套规则和程序,它们对于实现特定目标和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条件是指各种环境和要素,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受制度的影响。影响是指制度和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通过分析现有制度,我们可以评估其对条件和影响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之处。这种分析有助于发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和最大程度地实现积极的影响。
结语:减刑和假释是刑法执行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减刑适用于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多次使用,通过适当减少刑期来实现犯罪分子的改造。而假释则适用于执行一定刑期后表现良好的犯罪分子,只能使用一次,并需要在考验期内接受监督。对于新罪和漏罪的处理也有所不同。评估现有制度对条件和影响的影响力,有助于发现改革的必要性,以适应变化的条件并实现积极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刑法》第八十一条【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一)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二)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管制的条件及影响

犯罪性质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可以适用拘役,包括渎职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约占过失犯罪的95%。同时,一些本应判处管制的犯罪,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也可适用拘役。...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制度的影响

认罪认罚对刑罚裁量有影响但不加重量刑,不签也无其他后果。自愿供述罪行、接受处罚、签认罪认罚具结书是认罪认罚从宽的条件。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情形包括精神病人、未成年人有异议、行为不构成犯罪等。...查看全文

制度改革有哪些影响?

2022年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女干部55岁可退休,出生于1967年后可提前申请;女工人50岁,连续工龄满10年可退休;男性60岁可退休,特殊工种条件降至55岁;灵活就业人员男60岁,女55岁,累计缴费15年可领养老金。江苏省可申请延...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与政审制度:影响及防范

一般情况下,民事纠纷不会影响政审结果。政审不予通过的情况包括:参与过民族宗教、非法宗教、暴力恐怖等犯罪活动,并且被判刑或劳动教养;被判处死刑或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刑,或者因其他犯罪正在服刑;被政法机关调查、控制涉嫌犯罪,或者是其他...查看全文

财产没收制度及其影响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时需注意区分犯罪分子个人财产与他人财产,考虑主刑、家庭经济和人身危险性。没收全部财产时需保留犯罪分子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犯罪分子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及属于他人的部分不...查看全文

保释制度是否会影响自由?

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会被收监,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严格要求,但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申请贷款。盗窃罪也可以取保候审,具体条件包括判刑可能性、社会危险性和特殊情况等。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罪犯身份,信用状况良好的人仍可办理贷款。...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的影响法律制度

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为:合同失去约束力,财产应返还或折价赔偿,有过错方应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效、撤销或无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应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有过错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各方有过错的,各自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死缓制度是否会影响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对被判死缓的累犯以及严重暴力犯罪分子的减刑进行限制。根据犯罪情节等因素,法院可决定限制减刑。因此,判处死缓不一定附加限制减刑。...查看全文

南京户口制度改革的影响

集体户口的好处是员工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防止公司逃避责任;公司不能以其他原因设卡阻止员工户口迁移。然而,集体户口制度也存在弊端,如增加人力资源手续、滋生代办户口行业、限制户口迁移、办理结婚和子女户口问题等。...查看全文

合同变更的必要条件和影响

本文介绍了合同变更的要求和依据。合同变更需要满足双方存在合法合同关系、合同当事人达成一致、根据法律规定需办理合同变更登记手续等条件。变更后的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除外。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查看全文

概念、条件与影响

企业注销是企业经营者主动终止经营并申请的程序,而吊销是工商机关对违规企业采取的行政处罚。注销消灭企业主体资格,企业失去权利能力;吊销后企业仍有部分权利能力,但仅限于清算程序,不再具有经营资格。...查看全文

程序、条件与影响

刑事案件撤案与立案标准及刑事保释是否会判刑的概括: 刑事案件能撤案的情况包括:情节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刑、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立案标准要求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管辖范围。刑事保释不一定会判...查看全文

事故发生是否影响评分制度?

交通事故是否扣分取决于驾驶人的责任和是否有违章行为。只有在事故中承担责任且有明显违章行为时才会扣分,甚至吊销驾照。交通事故本身不扣分,但若同时存在违法行为,交警可扣分。...查看全文

探索法律制度的变革与影响

自首犯罪分子可以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取决于犯罪的轻重和自首的具体情节。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果如实供述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罪行且属于同种罪行,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从轻处...查看全文

探讨户籍制度对生活的影响

集体户口是一种特殊户口,与居民户口不同,没有户口簿,只有户籍卡。集体户口不能与本市的居民户相互迁移,离开单位必须转移,回外省市也必须迁回。虽享有与普通居民相同的政策,但在迁移上受到限制。结婚或上社保时,集体户人员需要向保管方借取户...查看全文

保释制度是否影响被判有罪?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于判刑,只是变更了强制措施。最终判决是否坐牢由法院决定。取保候审适用于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取保候审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决定和解除手续。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近亲属。决定是否同意取...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制度对减刑的影响

认罪认罚的犯罪分子如果表现出悔改态度,可能有助于争取减刑,但这并不代表减刑已经确定。减刑还需要满足法定的其他条件,并经过人民法院批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查看全文

拘留制度对个人记录的影响

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和刑事处罚措施,二者在适用情况和目的上存在差异。治安拘留用于处罚违反行政法规的公民,期限为1日至15日;刑事拘留则是为配合刑事诉讼而采取的临时措施,适用于涉嫌犯罪的人员。如果在治安拘留期间发现...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保证人制度的影响

取保候审担保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暂时人身自由的担保,但并不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和审判。担保人需确保嫌疑人在取保期间遵守法律和公安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包括赔偿、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离婚影响孩子抚养权的制度

父母离婚后,小孩抚养问题的主旨是根据年龄分段,女方直接抚养不满2周岁的孩子,2到8周岁的孩子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8周岁以上的孩子考虑其意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