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确定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案件管辖权由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决定,复议机关改变行政行为时,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也可管辖。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组织因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有效诉讼。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
延伸阅读
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是为了提高行政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司法公正。在改革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法律框架,明确各个环节的程序规定和操作规范。其次,加强司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行政法律知识和审判能力,以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此外,应推动信息化技术在行政诉讼审判中的应用,提高办案效率和信息公开程度。同时,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最后,加强对行政诉讼制度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通过这些改革与完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公正性、高效性和透明度,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
结语: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原则是根据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的管辖,复议机关改变行政行为的案件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是一种有效的诉讼方式。为了提高行政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权益和维护司法公正,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至关重要。建立法律框架、加强司法人员培训、推动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以及监督评估制度的加强,将进一步提升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公正性、高效性和透明度,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诉讼程序的审判实践

根据《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可能作出以下判决:驳回原告请求、撤销行政行为并要求重新作出、要求被告履行职责、变更行政处罚、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确认无效。...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的程序

在行政诉讼中,进行一审的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判决等。《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的程序

在行政诉讼中,进行一审的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判决等。《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庭审程序

行政诉讼的庭审程序有:庭审前工作、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作出裁决。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在法庭审判程序中,首先宣布法官到庭并核对当事人身份,随后宣布开庭并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接着,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进行答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并进行互相辩论。最后,双方陈述意见后,法官宣布休庭,可以当庭宣判或者择日宣判。...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的庭审流程

一、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流程是什么样的 1、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流程是: (1)原告要向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审判程序及判决结果

行政诉讼的判决方式及律师在其中的代理权。判决方式包括维持、撤销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限期履行和变更行政处罚。律师参与行政诉讼可独立履职、查阅案卷、调查证据和代理出庭。委托律师代理诉讼是当事人的权利,法律并无强制要求。...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上诉审理程序?

律师分析: 1、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

1、起诉阶段。在该阶段,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2、受理阶段。在该阶段,法院要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3、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查看全文

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程序和方法

行政诉讼规定的被告确定及受案范围:被告确定包括原行政机关、复议机关或共同被告;受案范围包括不服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犯经营自主权、拒绝颁发许可证、拒绝履行职责、未发放抚恤金、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等。...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二次审查程序?

行政诉讼二审程序主要包括提起上诉、上诉的受理和案件审理、案件判决以及判决的执行。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意时,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上级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会审查是否符合上诉条件并未超过法定上诉期限,如果符合要求,将予以受理。上级法...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审理程序概述

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包括组成合议庭、交换诉状、传唤与通知、开庭审理和公开宣判。法院由审判员或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通过传票传唤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中进行公开审理,无论公开还是不公开审理,都会公开宣判判决。...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立案后的审理程序

行政诉讼立案后程序:法院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被告提交相关材料;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作出判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条。...查看全文

行政再审程序的审判过程

根据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再审,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法院作出,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再审,可上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是终审判决、裁定,不能上诉。...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确认程序违法如何判决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若人民法院确认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可以作出撤销或者不撤销行政行为的判决。其中不撤销行政行为的情形包括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等。...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的程序是怎样的?

1、在行政诉讼中,进行一审的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判决等。2、《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的内容和规定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有下列规定: 1.《行政诉讼法》第81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行政诉讼法》第...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的步骤与流程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程序包括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和开庭审理阶段,其中包括发送起诉状副本给被告,要求被告提交相关材料和答辩状,组成合议庭,审查诉讼材料和调取证据等。开庭审理阶段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最后,法院应在...查看全文

什么是行政诉讼再审程序

法律分析:1、原审人民法院院长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报经审判委员会决定。 2、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3、人民检察院抗诉,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具体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方式与程序

二审行政诉讼的主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应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如确实不需要开庭,也可不开庭审理。二审应全面审查原审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特殊情况需得到高级或最高人民法院批...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健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6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