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患有躁狂症的人离婚?

律师回答
摘要:夫妻中的一方患有躁狂症,另一方想要离婚,可以协议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可以亲自到民政部门进行离婚登记,或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协议离婚程序包括准备离婚协议、申请受理和冷静期。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患有躁狂症,另一方想要离婚,他们可以协议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可以亲自到民政部门进行离婚登记,或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一、夫妻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协议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有法律效力的,需要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登记。《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协议离婚程序有哪几步
协议离婚程序如下:
(1)准备离婚协议。男女双方必须签订,一份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必须包括,双方是自愿离婚,和对子女的抚养、财产以及债务等事项协商一致。
(2)申请受理。男女双方需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书面离婚协议等材料,亲自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
(3)冷静期。申请离婚登记之日起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去民政局,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就是所谓的“30天冷静期”。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延伸阅读
老公有外遇怎么办?
老公有外遇的,如果夫妻双方不愿意离婚,可以继续维持婚姻关系,夫妻双方应当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夫妻双方都同意协议离婚的,可以达成协议并携带相关材料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有一方想离婚的,另一方不同意离婚,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结语:夫妻协议离婚需满足双方真实意愿、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等条件,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协议离婚程序包括准备离婚协议、申请受理、冷静期等步骤。男女双方需确保自愿离婚,并在冷静期前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有躁狂症的能够离婚吗

法律分析:有躁狂症的可以离婚,当事人双方要离婚的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亲自到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狂躁症患者是否有子女抚养权?

狂躁症病人有权抚养孩子。抚养权归属取决于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只有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且对孩子无不利影响时,病人可以争取抚养权。双方可先协商,如协商不成,可上诉法院。...查看全文

和躁狂症病人离婚技巧

一、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对已设定监护人的,应由监护人代理诉讼,未设监护人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查看全文

狂躁症患者是否有抚养孩子的权利?

狂躁症病人有权抚养孩子。抚养权归属根据双方经济、教育、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只要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且不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抚养权不受影响。双方可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诉诸法院。法律依据未提及。...查看全文

患有狂躁症的母亲能否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

抚养权的归属取决于双方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即使一方有病情,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且无不利影响,仍可争取抚养权。双方可先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上诉。...查看全文

患有狂躁症的母亲是否有抚养孩子的义务?

狂躁症病人有权抚养孩子,抚养权归属需考虑多种因素,如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只有当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且对孩子无不利影响时,争取抚养权才不受影响。双方可协商解决,否则可诉诸法院。...查看全文

有一方有躁狂症婚姻会离婚吗

夫妻一方有病可以离婚。例如: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一...查看全文

狂躁症患者争取抚养权的规定

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等认定,最终抚养权的归属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且对孩子没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争取抚养权。双方可先协商,如协商不成可上诉法院。...查看全文

狂躁症打人犯法吗?

律师分析: 如果他是精神病发病状态下伤人的话,那么他或者他的监护人要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查明不是发病状态下实施了伤人行为的话,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且应当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狂躁症打人犯法嘛?

律师解答: 如果他是精神病发病状态下伤人的话,那么他或者他的监护人要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查明不是发病状态下实施了伤人行为的话,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且应当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狂躁症打人犯法吗?

法律解析: 如果他是精神病发病状态下伤人的话,那么他或者他的监护人要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查明不是发病状态下实施了伤人行为的话,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且应当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狂躁症患者是否有资格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抚养权归属需考虑双方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对孩子无不利影响,可争取抚养权。协商不成可上诉法院。...查看全文

狂躁症患者是否有资格获得子女抚养权?

狂躁症病人有权抚养孩子。抚养权归属取决于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只要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且对孩子无不利影响,病人可争取抚养权。双方可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上诉法院。...查看全文

躁狂症可以作为离婚依据?

律师分析: 不可以。有躁狂症的可以离婚,当事人双方要离婚的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亲自到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女人狂躁症离婚男方会补偿吗

法律分析:女方有狂躁症,在离婚时是不能要求补偿的,当然如果男方自愿补偿,女方当然也可以接收。我国法律只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和离婚补偿两种。离婚损害赔偿是指一方有法定过错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离婚补偿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查看全文

女人狂躁症离婚男方会补偿吗

女方有狂躁症,在离婚时是不能要求补偿的,当然如果男方自愿补偿,女方当然也可以接收。我国法律只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和离婚补偿两种。离婚损害赔偿是指一方有法定过错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离婚补偿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查看全文

躁狂症打人犯不犯法?

律师分析: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狂躁症病人杀人犯法吗?

抑郁症患者杀人是否犯法,关键在于刑事责任能力。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患有精神疾病且完全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而抑郁症可以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重要的是,抑郁症患者仍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会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躁狂症可以婚姻无效吗

一、躁狂症可以婚姻无效吗一方有躁狂症可以认定婚姻无效。相关法律规定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可以认定婚姻是无效。而医学上,躁狂症属于精神上的疾病,而精神病是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如果结婚...查看全文

狂躁症病人有子女抚养权吗?

律师解答: 狂躁症病人是有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所有父母都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最终抚养权的归属还是要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等认定。如果只是病情并不影响正常生活,重点是对孩子没有不利的影响,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