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2万税前多少

律师回答
摘要:外籍员工(个税起征点3500元)税前工资16000元,个人缴纳五险一金2000元,税后工资1238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
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为16,000.00元,五险一金中个人缴纳部分的金额为2,000.00元,2018年-2019年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如果员工是外籍人员,那么个税起征点为4800元,计算此员工(内地员工,个税起征点35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税后工资为1238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延伸阅读
税后2万税前多少?如何计算税前收入?
计算税前收入的方法相对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税率和税后收入。假设税率为20%。那么,税后收入2万,相当于税前收入是多少呢?
我们可以通过反推来计算。税后收入除以(1-税率),即可得到税前收入。在这个例子中,税后2万除以(1-0.2),即2万除以0.8,结果为2万5千。
所以,税后2万的税前收入是2万5千。这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然而,如果税率不同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或财务专家以获取准确的计算结果。
结语: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该名员工的税前工资收入为16,000.00元,五险一金中个人缴纳部分为2,000.00元。根据2018年-2019年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该员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为未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相关条款,税务机关依法征收各种税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一般的计算方法,税后工资为12380元,但对于具体的税前收入计算,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或财务专家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节 收 入 第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四章 税 收 优 惠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税后2万税前多少

1、因为税后所得是20000元,很容易分析出他的税前工资在“应纳税额超过9000至35000元,25%,扣除数1005元档。      2、设个方程式:税后工资...查看全文

税后2万工资税前多少钱

税前工资6000税后多少 月薪6000元,应税所得= 6000-5000=1000元,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30元,不计算五险一金缴税后的工资是6000元-30元=5970元。 税后年薪30万税前多少 年薪税后30万税前收入为...查看全文

按税法2万税前工资税后多少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月收入2万元,在五险一金已经扣除的情况下,应交个税为:本月收入2万元应交个税金额=(20000-5000)x25%-1005=2...查看全文

税前2万税后能拿多少

税前月薪2万的的话,税后可以拿到实际收益,参考如下:      1、税前2万,如果按照2万全部交税,到手元还没完,除了打到你工资卡里面的工资,你有两个收入来源:...查看全文

税前2万税后能拿多少

法律分析:月薪2万; 则按新个税法计算应交的个税=(20000-5000)乘20%-1410=1590; 20000-1590=1841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查看全文

2万2税后多少钱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查看全文

2万2税后多少钱?

律师分析: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查看全文

税前2万到手多少钱

实际到手金额为1955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450元。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应纳税所得额=20000-5000=15000,应缴税额=15000*3%=450元。注: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查看全文

按税法2万税前薪资税后多些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月收入2万元,在五险一金已经扣除的情况下,应交个税为:本月收入2万元应交个税金额=(20000-5000)x25%-1005=2...查看全文

税前150万税后多少?

律师分析: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 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 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若年薪150 万,在不考虑社保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等情况下,平 均每月需缴纳28...查看全文

税后250万,税前多少?

法律解析: 对于税后250万这个收入水平,需要先确定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综合所得税率,税率分为七档,分别是3%、10%、20%、25%、30%、35%、45%。以2023年为...查看全文

税前1.2万,税后多少

工资收入1.2万,到手11790。 现行个税法规定,属于第三档,税率为3%,起征点是5000。应纳税所得额为元。应纳税额=7000*3%=210元。 所以计算税后工资=税前工资-应纳税额=12000元-210元=11790元。 法...查看全文

税前80万税后多少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多个地方工作时,应在其中一处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工资、薪金所得的自行纳税申报。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获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等个人所得。...查看全文

税前80万税后多少

年收入80万,处于什么水平,要看你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      包含了两种情况:    &nb...查看全文

税前8万税后多少

法律分析:税前年收入是8万,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况下应缴纳的税是600元,具体计算方法为:(80000-60000)×0.03=600元。年收入在纳税后的收入为79400元。  &nbs...查看全文

税后一万税前多少

税后工资一万,税前大约一万二左右。计算如下:税后工资=税前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5000)×个人所得税缴纳比例。个人负担: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公积金由单位确定缴费比例,一般个人和单位各负担一半,则个人负...查看全文

税后50万税前多少

法律分析年薪五十万税后收入352755元。应交个人所得税等于月工资乘税率减速算扣除数等于500000除12乘30%减2755元等于147245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查看全文

税后250万,税前多少?

律师解答: 对于税后250万这个收入水平,需要先确定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综合所得税率,税率分为七档,分别是3%、10%、20%、25%、30%、35%、45%。以2023年为...查看全文

税后250万,税前多少

律师分析: 对于税后250万这个收入水平,需要先确定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综合所得税率,税率分为七档,分别是3%、10%、20%、25%、30%、35%、45%。以2023年为...查看全文

2万税前工资到手多少

月薪税前2万税后多少      税前月薪2万的的话,税后可以拿到18410元工资。计算方式:20000-5000=15000元...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国鑫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

已服务14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