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为了鼓励驻村干部,解决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可能会出台一些规定: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驻村扶贫一定年限,比如说三年,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可以通过考试(基本上是面试的方式)而解决提拔副科的问题。这对于驻村公务员来说,绝对是非常好的事情。我所在的地方也有相关的政策,但没有这么明确,只是说驻村满三年,所驻村集体经济能够达到100万元,排名能够达到全省5%以内,派出单位应当给予提升职务或职级,或进一步使用。
但如果选择留在司法局,那就会丧失这次提拔的机会,驻村两三年的辛苦可能就会白费。因为这两三年你没有在司法局工作,业务工作肯定会很生疏,重新回到单位要从头做起,这几年可能联系领导也会少,单位领导也很难看到你的成绩。这样你的基础可能会比其他一直在司法局工作的人差,在提拔副科级的竞争中没有什么优势。不过,在司法局工作可能没有乡镇那么忙碌,而且离家也近,生活相对会更好一些,每月1200元的司法津贴,也是令其他公务员十分羡慕的事。
综合两者的优缺点,我的建议是:
第一,如果派出单位是市司法局,那么最好就留在市司法局,而不是选择去乡镇。因为市司法局平台大,至少是正处级,副科级干部只是单位的中层,提拔单位就有自主权,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而且即使不提拔副科领导职务,提拔相对应的职级也会容易很多,因为在市级机关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比例可以达到60%,还是非常多的。
第二,如果派出单位是县区司法局,且年龄在30岁以下,特别想在职务上有所发展,那么可以选择去乡镇。这样先把副科领导职务给解决了,在同龄人当中就有一定的优势。年龄在30岁以下,干出成绩,向上提拔也有优势,且这个年龄,还不一定结婚,没有太多家庭的羁绊,可以扎根乡镇,把工作做好。比较好的话,提拔为副乡镇长后,按照进入乡镇委委员、常务副乡镇长或乡镇委副书记、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乡镇委书记的顺序逐级提拔,再调入市县任职也不一定,不过一般人至少要在乡镇待上十几年。
第三,其他情况,还是选择留在县区司法局吧。在县区司法局,虽然要从头干起,但至少也有了基层工作的经历,在以后的提拔中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年轻一些,在县区也好找对象,成立家庭,生活也要方便许多。职务不好提拔的话,就在职级上努力吧,工资能够有所增长也不错。最后,留在司法局至少有1200元每月的司法津贴,这在县区公务员工资当中能够占很大一部分,工资会有优势。
当然,最终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个人的综合情况,但不管怎么选择,努力工作,做到最优,总会有更好的结果。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