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裁定书,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作用如下:
1、可以看出案子的的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可以看出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以及适用法律依据。
3、可以看出本案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承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法院。
5、可以看出判决书是哪个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参加审理,还有法院的公章。
收到民事裁定书怎么办
收到民事裁定书如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再审,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果没有异议的,应当执行裁定书内容。
刑事申诉用驳回裁定吗?
驳回刑事申诉用裁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民事纠纷中的再审是判决还是裁定
民事诉讼的再审用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什么是裁定
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在我国,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1)不予受理;
(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3
)驳回起诉;
(4)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9)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10)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11)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其中,对上述前三项裁定,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执行中止用什么表示?
执行中止是指在民事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因为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再行恢复执行程序的制度。依据法律规定,申请人认为可以延期执行的,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中止执行,法院应当裁定许可。
若有以下几种情况,法院应当自行或依当事人申请裁定中止执行:
(1)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