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不能强拆

律师回答

1、未经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2、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提供补偿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3、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实施强制拆迁,应当提前十五日通知被拆迁人,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
一、满足强制拆迁的条件有哪些
1、拆迁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裁决,所以适用行政强制手段拆迁的前提条件是拆迁当事人向行政机关提出了行政裁决的申请。
2、行政机关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并依法进行了调解: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裁决的,应当递交《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规程》第5条和第6条规定的相关资料,并经行政机关审查决定受理以后,进行调解。
3、已经落实了补偿安置:《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规程》第19条规定,“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向被拆迁人提供拆迁补偿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4、已经依法组织了听证。
5、强制拆迁的裁决已经通知被拆迁人,被拆迁人拒绝自行搬迁。
6、已经进行了现场公证和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拆迁应当严格依法进行,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房屋内物品进行证据保全。
二、农村拆迁纠纷怎样处理?
1、行政裁决
对拆迁人与被拆迁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拆迁条例》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拆迁条例》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的内容包括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2、依法起诉
若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60日内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为了不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诉讼期间,拆迁人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了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情况下,诉讼期间可以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3、强制拆迁
在拆迁过程中的发生农村拆迁纠纷,如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拒绝执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出的裁决,《拆迁条例》规定,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拆迁。
实施强制拆迁必须以裁决为前提。对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可以依法强制拆迁。实施行政强制拆迁,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执行,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强拆在哪些情况下不能强拆?

以下情况下,不能强拆:1、未经过行政裁决裁定允许实施行政强制拆迁;2、未按照拆迁补偿协议履行义务。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属于强拆

强拆有两种方式:1、行政强拆,经区、县房地局申请,由区、县人民政府责成区、县房地局和公安机关等有关机关部门实施的强拆;根据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查看全文

到底哪些情况下不能强拆

以下情况下,不能强拆:1、未经过行政裁决裁定允许实施行政强制拆迁;2、未按照拆迁补偿协议履行义务。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下不能实施强制拆迁

第一,未经行政裁决的,不得行政强制拆迁。第二,除经依法裁决并由法院或者区县政府强制执行外,在拆迁当事人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先行拆除被拆迁人的房屋。第三,拆迁未向被拆迁人提供拆迁...查看全文

不能拆除的情形?

律师分析: 下面几种情形不的施行强拆: 1、未经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2、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提供补偿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3、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实施强制拆迁,应当提前十五日通...查看全文

拆迁补偿协议不能签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拆迁补偿协议不能签的情形有:未采用书面形式签订的;属于空白协议的;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法律地位不平等、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拆迁程序上存在违法点的;拆迁决定未予以公示的。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查看全文

交强险哪些情形下不赔偿

本文讲述了交强险不赔偿的情形以及机动车交强险过期后如何处理。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交强险过期,则应及时续保,否则可能会被罚款。同时,交强险虽然兜底,但并非万能险,有些...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不能离婚

法律解析: 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3、夫妻感情未破裂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不能离婚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不能离婚的情形有,男方在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原则上不得提出离婚,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因为此时女方属于弱势群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不能离婚

法律分析: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3、夫妻感情未破裂等情形。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不能结婚

法律分析:这些情形下不能结婚:_x000D_ 1、没有达到法定年龄。男性没满22周岁,女性没满20周岁;_x000D_ 2、男女双方结婚不是自愿的;_x000D_ 3、男女双方是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_x000D_ ...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不能离婚?

律师分析: 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3、夫妻感情未破裂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不宜强制隔离戒毒

法律未明确哪些情形不宜强制隔离戒毒。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2条,精神病人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且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时,可予以强制医疗。第303条规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由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可...查看全文

不能退货的情形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对于网购的话,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条款,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退货,法律就明确规定了七类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能退货的情形。那么不能退货的情形有哪些?阅读完以下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不能特别授权

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不能去办理一些行为的时候可能就会委托或者授权他人帮自己办理,授权的话是包括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两者存在很多区别。那么哪些情形不能特别授权?下面就由我来为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哪些情形不能特...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能不给抚养费

以下情况不能支付抚养费:1、由于长期生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经济来源,付款人确实无法按照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金额支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负担得起能力抚养子女;2、如果付款人因违法犯罪被监禁或劳动教养,...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不能抚养子女

法律分析: 不能抚养子女的情形有: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2、正在服刑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查看全文

不能假释的情形有哪些

1、犯罪分子是累犯的不能假释; 2、犯罪分子实施了暴力性犯罪的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不能假释; 3、因为实施了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即使在监狱内表现良好减刑后刑期少于10年的也不能假释; 4、犯罪分子实施假释后...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不能协议离婚

法律分析: 这些情形不能协议离婚: 1、双方有一方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双方对于离婚表示一致,单但未签订离婚协议; 3、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办理的。 法律依据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能不给抚养费

支付抚养费存在以下情况:1、付款人长期生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支付抚养费,但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能力负担;2、付款人因违法犯罪被监禁或劳动教养,失去经济能力,但恢复人身自由后有经济来源应按原协议或判决支付;3、直接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博天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2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