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原告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申请回避应采用什么方式申请

律师回答

第一,回避主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对于审判人员的范围,《若干规定》明确为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其他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执行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

第二,回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可见我国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并用。自行回避即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应主动退出该案件的审判及其他相关工作;申请回避则是仅属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申请,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三,回避事由

《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但是《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利害关系”、“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等较为模糊的词语具体规定。学术界中,一般认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主要是指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其关系”是指在前两种情形之外的某种关系,诸如老上级、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等;有可能影响秉公办案的,但是必须以“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为前提条件,不能不加分析的一律回避。”除了这三种情形,《若干规定》还增加了若干种情形,如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诉讼代理人的;审判人员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同时还规定了参与五种不法行为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也必须回避。虽然这些情形也可以概括为“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但是更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司法实践的统一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同时,这些补充性质的规定,也为完善民事诉讼回避事由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第四,回避的法律后果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该案的工作,除非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但被驳回申请的当事人申请复议的,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该案的工作。关于“紧急措施”的范围,法律缺乏明确的界定,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主要是指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回避的另一个法律后果,是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后,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已完成的有关工作是否有效。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有学者认为对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已完成的诉讼行为应当一律规定为无效,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区别情况对待,若审判人员被决定回避,则由审判长或更换后的审判长对该回避人员所作的诉讼行为进行审查,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才被认定无效,但鉴定行为一律无效。”笔者认为两种思路各有利弊,本文将在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五,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在第153条、第179条涉及上诉案件、再审案件的法律条文中有如下内容“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由此可见,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案件由于程序的不合法,效力也是有瑕疵的。但是在上诉案件中,如果仅违反法定程序,而未影响案件实体判决、裁定的,并不在发回重审的范围之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理念。庆幸的是,这种做法在《若干规定》中被修正过来,《若干规定》第6条对违反法定程序、不执行回避的情形作出了“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诉讼回避申请方法

《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不起诉决定,包括没有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等情形。申请免于起诉时,需向检察院提交不予起诉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对于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公安机关应接受不起诉决定书。同时,检察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制度

1、回避适用的对象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2、适用回避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下列情...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察人员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应当回避,包括与案件当事人有亲属关系、利害关系,曾担任过相关角色或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查看全文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申请回避

法律分析:一、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申请回避有自行回避和消极回避两种方式。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出现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依法退出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制度。回避制度作为一种诉讼理念和制度设计,其...查看全文

什么人有权申请回避

法律分析:以下人员有权申请回避:当事人。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查看全文

对审判长申请回避

法律分析: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如果是申请审判长回避的,应该向法院提出申请,由院长作出决定。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一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查看全文

有权申请回避的人

法律分析:一、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回避的理由有什么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回避的理由有: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的理由及程序。审判人员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可申请回避,如存在利害关系、亲属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临时回避可延期开庭,如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重新鉴定或补充调查等情形。回避申请由法院院长或审判长决定,当...查看全文

回避申请权什么时候告知

当事人应在什么时候提出回避申请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当然,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查看全文

公诉人在庭审中如何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公诉人在庭审中能否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应自行回避或被要求回避:与案件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与案件有其他关系可...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但被告没有权利申请回避。如果被告申请回避,法院应在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回避决定应包括回避事由及决定结果,如准许或驳回申请。回避申请可以在案件审理时...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有权申请回避的人是哪个

刑事诉讼中回避适用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他们应当自行回避或被要求回避。此外,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如何申请回避?

民事案件中的法庭回避制度及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审判人员在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等情况下,必须回避。回避申请可由当事人或相关人员提出,法院决定是否同意申请。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决定期间...查看全文

申请民事诉讼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回避的理由:1.审判人员是案件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审判人员与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3.审判人员与案件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存在其他关系;4.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查看全文

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解析: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 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查看全文

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解析: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 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查看全文

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分析: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 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谁可以申请回避

一、刑事诉讼谁可以申请回避有权申请回避的人员: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二、提出回避的时间回避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提出。在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1、回避适用的对象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 2、适用回避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杨东昊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0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