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与拘留的权衡?

律师回答
摘要:取保候审期间翻供需拘留,刑诉法规定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几项规定:不离开居住地、及时报告变动、准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伪造证据或串供。违反规定需逮捕者可先行拘留。
如果取保候审期间以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方式翻供,对于需要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延伸阅读
取保候审与拘留的权衡:保障人权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平衡
在取保候审与拘留的权衡中,我们必须寻求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安全之间的平衡。取保候审是一种法律措施,旨在保障被犯罪嫌疑人的人权,确保其在审判过程中的自由。这种措施通常适用于非暴力犯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然而,拘留则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全,防止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或继续犯罪活动。在权衡中,我们需要考虑犯罪性质、证据强度、社会危害性等因素。确保取保候审的条件严格,同时加强监管和监视措施,可以在保障人权的同时减少社会风险。综上所述,取保候审与拘留的权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实现人权保障和社会安全的平衡。
结语:在取保候审与拘留的权衡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人权保障和社会安全的因素。取保候审是为了保障被犯罪嫌疑人的自由和权益,而拘留则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防止犯罪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应严格控制取保候审的条件,并加强监管和监视措施,以平衡人权和社会风险。通过权衡各方面因素,我们可以实现取保候审和拘留之间的平衡,以促进公正审判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四款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批捕与取保候审的权衡

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而不被批捕: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患有严重疾病且生活不能自理但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或者其他情况下羁押可以转为取保候审的。...查看全文

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符合条件的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可能判处轻刑、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有重疾、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以及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取保候审由公...查看全文

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区别

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但两者不可比较。刑事拘留是取保候审的前置措施,适用于案情较轻的情况。取保候审通常与监视居住相比较,适用于案情较重的情况。...查看全文

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异同

取保候审后,如果违反规定,已交保证金的将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可能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逮捕。对于需要逮捕的情况,可以先行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要求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查看全文

治安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治安拘留和取保候审是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前者是行政处罚,后者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一种羁押方式。如果对治安拘留决定不满,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来停止行政拘留。...查看全文

拘留期限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经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同意后,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异同

刑事拘留后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没有具体期限规定。符合法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后的流程为检察机关审核案件,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移送法院审判。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不是最终刑罚。案件最终会...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与拘留的衔接问题

取保候审后仍可能再次被拘留,遵守规定并配合调查是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期满后应解除取保候审,且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临时强制措施,对于多人作案、多次作案或者流窜作案的情况,刑事拘留期限最长不超过37天。...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后的风险

朋友卖了一辆盗车给另一个朋友,后者被逮捕并供出卖车人,导致卖车人和他的妻子被拘留。律师解释,如果卖车人知道车是偷来的并卖掉,可能构成盗窃罪共犯;如果不知道是偷来的,可能构成销赃罪。买车人如果明知是偷来的则构成收购赃物罪。拘留期限为...查看全文

拘留能取保候审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局进行逮捕拘留的,如果当事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查看全文

拘留能取保候审吗?

律师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局进行逮捕拘留的,如果当事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查看全文

拘留能取保候审嘛?

律师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局进行逮捕拘留的,如果当事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手续指南

取保候审是一种法律程序,其主旨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司法机关会根据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并签发决定书和通知书,要求提供保证金或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会执行该决定,并告知相关规定。取保候审期...查看全文

有关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常识

刑事拘留后的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其配合调查、起诉和审判。取保候审的申请可以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提...查看全文

强制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但需符合条件。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接到申请后决定是否同意,最终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期间需遵守规定,期满后无违规行为,保证金将退还。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最长37天,若仍需继续侦查可采取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治安处罚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嫌疑人。然而,对于治安管理案件,取保候审不适用。具体情况需视情况而定。...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天数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和限制,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了取保候审的机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期间被取保候审的人...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如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婴儿的妇女,逮捕后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的案件等。不能办理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犯罪情节严重、逃逸、不认罪、...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又被拘留还能取保候审吗

法律解析: 不能。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