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释期限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限的理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期限共用,三机关合计不超过12个月;另一种观点认为期限共享,每个机关各自不超过12个月。前者强调实际需要和与其他期限的协调,后者强调对各机关权利的保障。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此期限内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取保候审的权力主体广泛,公、检、法三机关都有决定取保候审的权利。
正因为如此,在对取保候审十二个月的期限的理解上,不仅理论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观点是期限共用说。认为公、检、法三机关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期限合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理由是:第一,切合实际。一般而言,花费一年的时间办理一个案件绰绰有余。第二,如果允许每一个机关均有权决定一次长达十二个月的取保候审期限,那么取保候审的期限总量将达到三十六个月。如果案件有退回补充侦查的情况出现,则取保候审的期限将会更长,这显然与及时打击刑事犯罪的办案方针相背离。第三,法律规定审查起诉的期限最长为一个半月,审判期限最长也为一个半月,如将取保候审期限解释得过长,不仅是多余的,也是不相称的。第四,就刑诉法第58条的规定,如果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就不难理解公、检、法三机关共用这一期限的正确性。
第二种观点是期限共享说。即公、检、法三机关分别有权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且各自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换句话说,取保候审的期限不是三机关累计的,而是每一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期限。理由是:第一,取保候审只是限制行动自由,对日常生活并无实质影响。第二,刑事诉讼非常复杂,十二个月的期限较短,不足以保证充分的办案时间。第三,如果期限共用,则无法解决前、后二机关分别适用取保候审的期限衔接与分配问题,如果前一机关用尽十二个月的期限,则后一机关便无法适用取保候审。相当于剥夺了后一机关适用取保候审的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我国取保候审的权力主体广泛,公、检、法三机关都有决定取保候审的权利。关于取保候审的期限,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期限共用和期限共享。无论采取哪种观点,都应考虑到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办案的需要。在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刑事诉讼的及时进行,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保释期限的法律规定是多长时间?

取保候审期限规定及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6个月,期间不得中断侦查、起诉和审判。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包括不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及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执行机关应告知被取保候审人需遵...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的法律规定及解释

建筑工程质保期的法律规定和建筑工程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建筑工程质保期一般为2至5年,具体保修范围、期限和责任需在工程质量保修书中明确约定。合同违约金根据双方协商约定,可支付固定金额或根据损失计算。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查看全文

保释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保释的规定很多,其中可以保释的情形的规定为:_x000D_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_x000D_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_x000D...查看全文

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规定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1、民法典规定,担保的期限依据担保的方式而定: (1)如果是担保物权担保的,主债权消灭后,担保物权就消灭。 (2)如果是保证担保的,由当事人协商约定,没有约定的,自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6个月。 2、...查看全文

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担保期限一般是在到期日后两年就会失效,具体规定如下:1、如果债权人在这两年内不提出债权,担保无效;2、一般是主张债权,债权转为诉讼时效。保证人有担保期限的,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3、没有约定的,没...查看全文

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如下: 1、由保证人与债权人协商约定确定保证期间,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 2、如果没有约定的,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3、...查看全文

保释的法律期限有多长?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36个月,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共同执行,各机关最长期限为12个月,累加起来为36个月,具体期限根据案件审理情况而定。...查看全文

保释期限如何规定?

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适用于可能判处轻刑或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以及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况下。对于证据不充分、不起诉或需要继续侦查的案件,也可进行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保全期限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查看全文

反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反担保期限从立法上看,各国均未对反担保效期作出定义,更没有对其性质作出明确界定。然而明确保证期间的性质,对保证期间的正确适用意义重大。一、欠条担保人期限多久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查看全文

连带责任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及最新解释

连带责任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及担保物权的期限。连带责任担保期限根据当事人约定,最长不超过主债务履行期限,无约定则为六个月。担保物权最长诉讼时效为三年,担保物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债务人可提供反担保。担保合同属于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查看全文

涉及保释期间犯罪的法律规定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时,执行机关应暂扣保证金,最终根据法院判决决定是否没收。故意重新犯罪的将没收保证金,过失重新犯罪或不构成犯罪的将退还保证金。...查看全文

保释的法律规定概述

保释是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取保候审适用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违反规定的被告人将被没收保证金,并可能重新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人,或者被监视居住、逮捕。对于违反规定需要逮捕的情况,...查看全文

诉讼保全期限的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查看全文

诉讼保全期限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查看全文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担保期限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即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的有效期间。(一)担保期间分为有约定、无约定和约定不明。1、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2、合同约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未约定。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查看全文

担保责任期限的法律规定

连带责任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及连带担保责任的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连带责任担保人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连带担保责任由担保人与主债权人约定或依法推定,担保人需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承担责任。债权人可...查看全文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如下: 1、由保证人与债权人协商约定确定保证期间,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 2、如果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查看全文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

抵押担保合同中,抵押担保期限根据担保合同约定的计算。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甘贵宾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

已服务10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