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回答

律师解答: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并遵循以下原则:

(1)适当补偿原则;

(2)公平原则;

(3)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同时,在审理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法官对赔偿数额的评定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情况。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侵权人的主观动机具有故意或恶意,侵权行为的手段、方式、场合、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则应有不同的赔偿数额。同时,若受害人因对方的侵权行为,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较重,离婚后的社会评价降低,再婚比较困难及无生活来源的,则赔偿数额应适当提高。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及管辖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案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若侵权人的经济能力明显无法承受权利人的主张的,则赔偿数额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少,而对于诸如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对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事人,则其赔偿的数额应相应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抚慰受害人及惩治过错方的目的,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3)结婚时间。结婚时间的长短影响到受害人对配偶或家庭的付出程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双方都会对另一方和家庭进行感情和经济上的投入,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因此,结婚时间的长短对离婚当事人受到的损害是明显不同的。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特别是女方,承担了大量或全部的家务劳动,把全部精力和青春都奉献给了配偶和家庭。因此,在其遭受损害时,理应得到较高的赔偿。

(4)夫妻双方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夫妻双方年龄越大且受害方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其离婚以后再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则离婚后的经济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可以相应增加对过错方或第三者要求给予较多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如何规定精神损害赔偿?

法人名誉受损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因名誉权遭受侵害而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将不予支持。侵犯名誉权需要满足四个构成要件:侮辱、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和过错。赔偿标准以实际损失为基准,包括财产损失和可得...查看全文

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是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过错程度、行为后果、过错方的经济能力等。离婚可以请求赔偿的情况包括重婚、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然而,离婚时没有法律认可和支持的青春损失费补偿。青春损失费是民间发展的概念,...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法律解析: 离婚时,受害方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就是说离婚可以要精神损失费。这是为了维护我国新型的夫妻关系,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律师分析: 离婚时,受害方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就是说离婚可以要精神损失费。这是为了维护我国新型的夫妻关系,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法律分析:离婚时,受害方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就是说离婚可以要精神损失费。这是为了维护我国新型的夫妻关系,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法...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法律解析: 离婚时,受害方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就是说离婚可以要精神损失费。这是为了维护我国新型的夫妻关系,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及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导致婚姻破裂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何规定?

主要包括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和精神痛苦的赔偿。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具体说来,离婚赔偿条件如下:(一)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查看全文

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在审理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法官对赔偿数额的评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情况。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来确定赔偿数额。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及管辖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3)结...查看全文

法律对离婚损害赔偿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满足法定过错行为的,无过错方可以向人员法院申请离婚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查看全文

法律对离婚损害赔偿是如何规定的

满足法定过错行为的,无过错方可以向人员法院申请离婚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查看全文

法律对离婚损害赔偿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满足法定过错行为的,无过错方可以向人员法院申请离婚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查看全文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法是如何规定的

《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法》主要规定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受害人的权利。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包括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或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拘留公民,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期限,...查看全文

法律是怎样规定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的

法律分析:(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查看全文

法律是怎样规定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的

法律解析: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律是怎样规定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的

法律解析: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律是怎样规定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的?

律师分析: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律是怎样规定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的

法律分析:离婚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规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影响因素有: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相较于人身损害,精神损害更难以弥补。如果受害人要向加害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符合法定情形法院才予以支持,否则法院对于此类不合理的诉求不予受理。由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与财产损害赔偿责任同属侵权损害赔偿,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成立...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相较于人身损害,精神损害更难以弥补。如果受害人要向加害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符合法定情形法院才予以支持,否则法院对于此类不合理的诉求不予受理。由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与财产损害赔偿责任同属侵权损害赔偿,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成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