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强拆是否滥用职权

律师回答
摘要:违法强拆应受处罚,责令停止拆迁、赔偿损失,并罚款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法律依据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条,对滥用职权的工作人员将受到行政处罚、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追究。
1、违法强拆涉嫌滥用职权,没违法强拆应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拆迁、给予警告,对被拆迁人受到的人身财产损失予以赔偿,并处已拆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2、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三十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违法强拆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
违法强拆是指在拆迁过程中,没有经过合法程序或者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的强制拆除行为。对于违法强拆行为,相关责任和赔偿问题需要依法解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违法强拆的单位或个人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同时,被迫拆迁的当事人也有权利要求合理的赔偿,包括房屋补偿、经济补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标准应根据被拆迁房屋的性质、面积、市场价值以及被拆迁人的实际损失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法进行,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结语:违法强拆涉嫌滥用职权,应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处理。对于未经合法程序或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拆除行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责令停止拆迁并给予警告。同时,对被拆迁人的人身财产损失应予以赔偿,罚款标准为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违法强拆行为涉及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需依法解决,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四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二章 行政赔偿 第三节 赔偿程序 第九条 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 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法强拆是否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是行政机关享有的一项职权,但如果违法强拆合法的建筑,那么就可能会构成滥用职权罪;采用暴力或者是威胁的方式对房屋进行拆除,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是行政复议的。 法官滥用职权怎么举报 1、举报的渠道很多,法官的判决...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犯法是否违法?

滥用职权是违法行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构成刑事犯罪,不构成犯罪也会受到纪律处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滥用职权者将面临刑事处罚或行政处分,包括有期徒刑、拘役、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开除...查看全文

强拆属于滥用职权吗

法律分析:一、强拆属于滥用职权吗?在房屋征收活动中,如果房屋征收补偿实施单位对征收公告后新建、抢建的房屋给予补偿,或者擅自提高征收补偿价格,或者多认定房屋面积、虚增附属设施、虚假认定房屋用途帮助他人套取征收补偿款等,或...查看全文

违规分户是否算滥用职权

法律解析: 违规分户算滥用职权,但以诈骗罪定罪处罚。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诉讼等手段进行房屋分户,骗取政府拆迁补偿款,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因其串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遭受损失,但是滥用职权行为系...查看全文

违规分户是否算滥用职权?

律师分析: 违规分户算滥用职权,但以诈骗罪定罪处罚。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诉讼等手段进行房屋分户,骗取政府拆迁补偿款,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因其串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遭受损失,但是滥用职权行为系...查看全文

物业滥用职权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物业公司滥用职权侵害业主利益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业主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业主不交物业费违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业主无故不交物业费,属于违约行为。 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查看全文

警察滥用职权是否犯法

法律解析: 警察如果有滥用职权行为的,是属于知法犯法的行为的,情节严重的构成滥用职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是警察执法违法吗?

警察滥用职权是一种知法犯法的行为,严重情况构成滥用职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犯滥用职权罪的警察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的警察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吗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物业公司滥用职权侵害业主利益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业主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查看全文

警察滥用职权违法吗?

本文介绍了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认定及损失认定方法。滥用职权罪是指警察滥用职权,情节严重的行为;玩忽职守罪是指警察丢失案卷等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两者的认定及损失认定方法存在交叉,但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更为严格。...查看全文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么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物业公司滥用职权侵害业主利益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业主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查看全文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吗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物业公司滥用职权侵害业主利益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业主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查看全文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嘛

物业滥用职权违法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章,物业公司滥用职权侵害业主利益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业主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关法律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章,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查看全文

法官滥用职权属违法吗

法律解析: 属于的违法行为,因为法官是属于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可以这样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查看全文

法官滥用职权属违法吗

法律解析: 属于的违法行为,因为法官是属于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可以这样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是否犯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滥用职权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国...查看全文

职权滥用是否常见?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是否常见?

滥用职权犯罪的适用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行为是故意逾越职权。滥用职权罪的判罚轻重应根据行为人具体行为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带来的违法所得?

滥用职权是否违法所得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滥用职权谋取不正利益,可能构成违法所得并可追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查看全文

村支委滥用职权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滥用职权罪是指村支委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情节不同,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